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时间:2025-11-27 19:33:22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必备(13篇)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必备(13篇)

看完一部经典作品以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写一份观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你想知道观后感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开学第一课观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篇1

《开学第一课》这一次的主题是“父母教会我”。父母教会我们很多,如:教会我们走路,教会我们写字,教会我们做人……父母对我们的付出,我们理当回报的就是“孝”。

“孝”指孝心,孝顺。孝,是中华上下五千年的传统美德。我们一天天成长,父母却一天天地老去。也许我们有一天也会问----时间都去哪儿了?时间匆匆流逝,正如“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也许有的人一辈子都没有尽过孝心,所以我们尽孝心就要乘早,若有一天父母不在了,自己也会悔恨没有尽孝。孝,不一定就是对父母有很大的作为才叫做尽孝。孝,我们可以从当下做起,从小事做起去回报父母。

“爱”是人世间最美好的字眼。小时候,我们被爱,长大了我们就要学会爱。爱是呵护,爱是成长,爱就要说出来。爱的领域是互相的,是相通的。我们受到爱的温暖,反之,我们也要懂得去关心他人,热爱他人,爱护他人。爱,就要说出来,让别人感受到你的`爱。爱,变化多样,有老师对学生的爱,有父母对孩子的爱,有朋友之间的爱……爱,就要做到爱自己,爱他人,爱生活。爱,就要说出来。

“礼”是社会上对人最基本的尊重但也是最重要的。待人接物要有礼,出门在外要有礼,处事做人要有礼,可见,礼是多么重要。《开学第一课》里,空姐和主持人给我们带来的表演,让我明白到人要在外,处处都得守礼。礼,是我们道德中最主要的一项。其实做到有礼不难,礼,就可以从我们的身边做起,从现在做起,也许只是一句问候就做到了有礼的第一步。让我们一起做到待人有礼。

“强”是我们自强不息的精神,是我们坚强的品质,是我们强悍的人格。开学第一课,告诉我们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要自强不息。强,我们就要从自立自强做起,从陪练坚强意志做起。

《开学第一课》给我们讲了孝,爱,礼,强这四点。让我懂得了了孝心父母,学会说爱,以礼待人,自强不息的高尚品质。这个节目让我学到了很多,也收获了很多,甚至可以说是受益匪浅。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篇2

今天我按照王老师布置的作业,在家观看了中央电视台播出的《开学第一课》,本期节目的主题是:美在你身边,包括了探索美、创造美、传递美、和谐美四个主题,这节课让我感受到了祖国的强大、生活的美好和榜样人物的高尚品格。也让我学会了如何发现身边的美,如何努力展现自己的美,传递他人的美,创造崭新的美。

美有很多种,就像现在正在为我们军训的武警老师,他们挺拔的身姿,矫健的步伐,在我们看来那是一种美,同学们穿着统一的军装,排着整齐的队伍,喊着响亮的号令那也是一种美,美就在我们的身边,美无处不在。

节目一开始,让我们崇拜的航天英雄刘洋向我们讲述了她在登上太空时的感受,她也曾想象过无数次的太空,可真看到太空了,还是被它的.美震撼了。

让我感动的还有最美司机吴斌叔叔,在身负重伤的情况下,他仍然用沉着,冷静的态度,控制好车辆,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整整一车人的生命。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农民歌手刘大成,他在现场使用他自制的乐器:水管、木梳、花生、针管、药瓶、树叶吹奏出了动听的音乐,真是让我感到惊奇又佩服,简直太有创造力了,许多美都是我们想象不到的。

邓丽老师大学毕业后就在大山里任教,三年期间,教学生英语、跳舞,画画,唱歌,和同学们一起升国旗,和同学们结下了深刻的感情,三年后老师要走了,学生们舍不得老师,为了挽留老师他们为老师编了一首歌,邓老师听后很感动,决心留下来继续任教。

奥运冠军焦刘洋、叶诗文给我们讲了她们刻苦训练的故事,焦刘洋说:她坚信美丽的人生要付出汗水。告诉我们要学会坚持,坚持梦想,这样才会收获成功。

《开学第一课》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美就在身边,美就在眼前,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篇3

今年的《开学第一课》中最触动我的,莫过于解海龙爷爷和他拍摄的照片的故事。

摄影,是一种记录“美”的职业。论在哪种时代,相片总有一种神奇的魔力。解爷爷几十年的摄影生涯中,捕捉了无数世间的美景,最有意义的却还是农村孩子艰苦求学的模样。无最美,不过人心。

那一组照片,将我拽进了时光的洪流中。“大眼睛”女孩穿着那件打满了补丁的红衣服坐在桌前,望向镜头的眼睛仿佛在向人们呐喊着自己对知识的渴望,也敲打着人们的心房。“小光头”专注的神情、“大鼻涕”大声朗读的模样,反映出当时无数的农村孩子的愿望——我要读书。

那些孩子们住在离学校十几公里的地方,每天光是上学、回家就要消耗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几根竹竿搭成的桥,仅是用绳子做了简单的固定。过河时,脚下便是湍急冰凉的河流,一不注意就会跌下去。没有桥时,孩子们甚至需要脱了衣服裹在书包上游到对岸。这是现在生活在城市中的我们难以想象的生活。孩子们又是为了什么呢?是什么驱动着他们不惜走上几个小时山路也要去学校上课?是对知识的渴求。多年后,那一个个真实的案例,无数靠知识走出农村、走向成功的人,告诉我们,知识改变命运。如今拥有着如此好的学习条件与生活条件的`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学习呢?

那些照片,完成了它在那个年代的使命,给了孩子们更多的机会和可能性。而现在,我们这一代学生也应意识到自己肩上的责任与使命,努力奋斗,至少做一个无愧于自己、无愧于家人、无愧于社会与国家的人。不一定每个人都能成大业,但每个人都有能力成为最好的自己。许多同学在家长或老师教育自己时会反驳道:学习不是唯一的出路。固然,如今所学的知识并不完全对自己的将来有用,但学习中所养成的习惯和学得的道理,能让人受益一生。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篇4

昨晚看了央视一台“开学第一课”,相信同学们看后和我一样都深有感触。在“开学第一课”里,一个个故事都很感人,我坚持从头看到尾。看后让我思绪万千,一夜难眠。今天早早起床,连脸都没洗、早饭也没顾得上吃,奋笔疾书,一气呵成,难以用文字来吐露我的感情!其中一故事让我对(记不得名字)老师有了更崇高的敬佩之情!

故事讲的是一位中国的一位女老师到生活不怎么富裕的巴基斯坦去教汉语。这位老师把她的学生带进了自己家里吃饺子,老师说一家人团圆的时候才吃饺子,这代表着老师把同学们当成了一家人,同学们也很开心,个个都对这位和蔼可亲、教学认真的老师改口叫老师妈妈。

由于这位老师一心扑在教学上,又要照顾学生而积劳成疾。有一天,老师正在为同学们讲课时,突然变得脸色苍白、头晕脑胀,站都站不稳。同学们都劝老师回去休息,可是她想到同学们快到期末考试了,休息了片刻,仍然坚持上完课。后来就倒在了永远爬不起来病床 ……此处隐藏3925个字……就实现她自己的从军梦和飞天梦的付丽娟一样,梦想虽然美丽,但如果没有坚持的勇气和行动,那么,那份美丽就只能停留在梦境中,而不会成为如今的现实。

他们的事迹全都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有梦就要坚持,唯有坚持梦想才能通向成功。

梦想不会抛弃我们,只有我们自己才能抛弃自己。没有谁能随随便便成功,所以,尽管在实现梦想的旅途中会出现各种磨难,必须经受多重考验,甚至会让我们难受得哭泣,会给我们带来许多疼痛,但是,如果放弃那就什么都没有了。所以,就算再苦再痛再累,我们一定要坚持。因为,坚持是通向梦想的最好途径。

我也有自己的梦想——当一名文学家。虽然这个梦想看起来很可笑,因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玩弄文字,认为文学家不外如是。或者有的人认为文学家只是埋首书堆的书呆子,不能与时代接轨,不能创造社会价值,但我并不这么认为。

我喜欢带着欣赏的目光、愉悦的心情阅读那些美好的文字,去了解过去历史中发生过的事情,去倾听古人的心声,去追寻他们所走过的`痕迹。这尽管有许多困难要克服,但我会一如既往地坚持,就像他们一样。

梦想是一片钥匙,她不能打开所有的锁,但却能够打开属于我们自己的锁。但有个问题,这片钥匙可能需要我们自己去打磨,打磨得更适合打开梦想的锁。没有经过雕琢的人生是不完整的,所以,我的朋友,就让梦想雕琢我们的人生,就让梦想带领我们走向成功吧!

如果想要放弃,请握紧手中的钥匙,坚定自己的信念——我一定要打开那把锁!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篇11

今天晚上8点,我准时收看《开学第一课﹙英雄不朽﹚》,一共有四课,分别是:爱国、勇敢、团结、自强。主持人有董卿、王小丫、何炅及撒贝宁。

第一节课:爱国:先是大家和TFBOYS一起唱国歌,然后听秦怡奶奶讲国歌是怎么来的。原来,秦怡的丈夫金焰和国歌创作人聂耳是很好的朋友,聂耳创作《义勇军进行曲》时,因为没有乐器,就请金焰把这首歌唱出来。这首歌里面唱的内容居然都是真实发生的!最后我们听了牺牲的最高级别将领左权的女儿讲她爸爸的故事,其实左权不是不想回到女儿身边,但是为了抗战,他最后牺牲了。

第二节课:勇敢:儿童团团长闫福华就是王二小的原型,他经历的事和《歌唱二小放牛郎》里说的一样,闫福华把鬼子带进八路军的包围圈,消灭了所有带来的鬼子,他自己却牺牲了,真勇敢!他小时候的伙伴史林山给我们讲述了这个故事。

第三节课:团结:新四军老战士孙九宏给我们讲了营救美军飞行员的故事。在抗战中飞虎队的鲨鱼战机被鬼子击落,新四军赶到鬼子来之前,他们克服了很多困难救下了美国飞行员。这个故事讲了只有团结,我们才会取得胜利。

第四节课:自强:西南联大毕业生王伯惠毕业后,就参加了抗战,因为他有文化,他当了工兵和翻译员,也为了抗战作出了很大贡献。他告诉我们:只有每个年轻人都懂得自强,国家才能强盛,才有和平生活。最后,大家一起唱起了毕业歌。TFBOYS还宣读了《少年自强宣言》:“我们是英雄的'子孙,未来是属于我们的时代。学习英雄先辈的精神,接过英雄前辈的旗帜。从现在起,坚定立志,把祖国的强盛当做自己的梦想。我们宣誓:诚实善良、勇敢自信、自立自强、做伟大祖国的接班人”。

这么多人因为抗战牺牲,他们的生命为我们换来了美好的今天,真了不起!我们应该做个热爱国家、勇于面对困难、和他人团结、自强的人,向烈士致敬!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篇12

10月6日上午,湘潭大学2020级本科新生开学第一课在我校大礼堂开讲。校党委书记黄云清为2000余名新生上了题为《传承红色基因 弘扬优良传统 争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开学第一课。副校长刘建平主持讲座。

黄云清从品味我们的湘大读好你们的大学践行时代的使命三个方面带领新生了解湘大,品味湘大。

黄云清详细讲述了院系变迁、专业建设、学位点建设、早期教授、学术大师、学校发展概况、学校实力、优秀教师、知名校友等方面内容,让新生们详细了解了我校建校至今的历史发展变化,及未来办学发展目标。

大学和中学究竟有什么区别?黄云清为新生们解答了疑惑,高中是知识积累的存储器,获取知识、记忆能力;大学则是知识加工的处理器,培养思维、应用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黄云清从教育的本质出发,指出大学要读书本、读专业、读老师、读同学,勉励新生们每天进步一点点,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

在校大学生正处于风华正茂的年龄,到了本世纪中叶,你们大都在45至50岁之间,时代的责任与使命必然扛在你们肩上。黄云清结合新时代国内外大变局指出了中国青年的时代使命。

每一所大学,都有她独特的文化与精神;每一位大学生,都有自己的梦想和追求;每一种大学生活,都有她不同的样式和魅力。黄云清殷切希望同学们在大学期间用心地去体会,发奋学习,勤于思考,勇于实践,善于创新,真正把大学读出自己的味道来、读出自己的.精彩来。

刘建平勉励新生要将第一课的内容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湘大的沃土上释放青春魅力。

听完讲座,感受到学校的厚重校史和未来的宏大愿景,我校2020级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韦俊洁感到很自豪:听完这堂课我明白了我的目标,我要有一份担当,与学校一起努力、共同成长。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篇13

安全,是令所有人倾心的问题,而今天,为了抓好对青少年的安全教育,学校组织我们观看了《公共安全第一课》的节目,虽然只有短短的一个小时,但却让我与家长感受颇深,受益匪浅。

大城市——道路错综复杂,街区高楼林立,人流熙熙攘攘,给维护公共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于是节目组从地下轨道交通,再到地面道路交通,再到消防安全,通过实地讲解与现场互动相互穿插的的方式,无微不至地讲述了我们在安全方面需要注意的事项。

一开始,上海市公安局治安总队黄奕警官带着几名同学到了地铁站,从进站的扶梯,到安检,再到乘车的安全与防盗,一丝不漏地给同学们讲解了乘车的注意事项,还给让大家认识了地铁中的各种标识以及志愿工作者,让大家在乘坐地铁时多了许多安全保证。

接着,是贾杰警官为大家介绍道路,从大客车,小型车的逃生,乘坐事项,再到在道路上行走时的安全注意点,最后,还给大家演示了一个关于刹车距离的实验,让大家亲身体会到了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

最后,赵锦祯警官介绍了消防知识,先带大家来到了火灾演习试炼场,燃起了大火,让大家近距离体会到火灾时的压抑感受,立刻夺来了大家的目光。接着,他带领同学们来到购物中心,做了一次火灾逃生演习,在“逃脱”的路上,也给同学们介绍了一个个消防器具以及逃生的重点,与现场配合,完美的讲解了火灾时的从容应对。

今天的一小时课堂,无论是交通还是火灾,统统涉及到了,而课堂互动式的学习氛围,让我身临其境,在观看结束后,我立刻去了楼中查看了消防通道以及应急指示灯所在的位置,以及消防通道的大致路线,时时刻刻为保护自己的生命而警惕着。

这次学习,让我深深体会到: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可能任何一个由小的疏忽而引起的差池都会导致生命的丧失,“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必备(13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