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手工教案

时间:2025-10-09 06:39:09
[优选]大班手工教案

[优选]大班手工教案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班手工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大班手工教案1

活动目标:

1、巩固双正方折法,引导幼儿学习看图示折双三角的方法。

2、练习使用剪刀剪直线。

3、会看折叠图进行折纸,培养幼儿对折纸的兴趣。

活动准备:

正方形纸、小剪刀、折叠图样。幼儿用书画面“猴子爬山”

活动与指导:

1、老师用正方形纸做一个有趣的小猴爬山,示范给幼儿看,并让幼儿看小猴爬到山顶的有趣游戏,引起幼儿制作的愿望。

2、出示折叠图,看看谁能照图样折成双正方。

3、再次示范用剪刀剪下“小猴子”折出山头。

4、组织幼儿玩小猴爬山比赛。(将小猴顺“山”下两个角插进去,搓动两个角,小猴会从山顶出来)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老师表演猴子爬山:老师表演的是什么?好玩吗?这是猴子爬山,小朋友想不想也来折一个?

二、引导幼儿学习看图示折双三角。

下面我们看看它是怎么做的。请小朋友先看图示学折双三角。

图1正方形纸,对角折。图2将两端角中的一角向上折,另一角向反面折。图3手插进中间层向两边拉开就成了双三角。图4剪下上面一个角,在剪下的角上简单画上猴脸,夹在双三角中间,两只手在中间层的两边抽动,猴子就向上爬到山顶上了。

三、交代要求,幼儿操作,老师指导。

老师巡回指导边提醒幼儿:要先看画面上的图示,看第一步、第二步是怎么做的,第三步又是怎么做的,把每一步都看清楚再折。折好后要轻轻地拉成双三角。

四,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交流自己的制作过程。

五,集体玩“猴子爬山”的游戏,体验制作成功的快乐。

活动反思:

折纸是一项艺术活动,它是以纸张来折成各种不同形状的艺术作品。不要小看折纸,折纸其实与自然科学结合在一起。折纸是一项有益身心的'活动,还能开发孩子的智力和思维,折纸不简简单单的一个玩纸活动。我今天所授的课就是折纸,我们折的是猴子爬山,这节课的目标非常简单,就是想让孩子在折纸活动中获得乐趣,让孩子更加喜欢折,我在教学中坚持让孩子看折纸步骤图解,来自主学习折纸的原则。孩子通过探索来认识折纸的基本符号,培养了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和自主探索的能力。

折纸课上,教师的作用在于引导学生由不懂到懂,由不会到会,最后形成技能。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折纸对象从简单到复杂,先建立孩子的自信心。一开始很多孩子遇到难题就立即求助老师,没有经过自己的实验。于是我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一起合作找方法,当他们通过自己看图解而制作成功时,更发现到折纸的奇妙之处,从而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行学习。

大班手工教案2

一、活动目标:

1.学习用粘贴的方法把杯子装饰成狮子。

2.体验自己动手操作装饰的快乐。

3.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设计能力、审美能力。

二、活动准备;纸浆等

三、活动流程:

(一)导入

师:我们把纸浆杯子,变成了漂亮的纸浆娃娃,那小朋友们,开动你们的小脑筋想一想,我们还可以把纸浆杯子变成什么呢?幼:娃娃、水杯,小花篮。

师:那你们想不想知道,老师能把纸浆杯子变成什么?幼:想。

师:看,这是谁啊?幼:是狮子,真漂亮。

师:其实啊,杯子可以变成很多的小动物的,今天啊。老师就教小朋友制作大狮子。

(二)演示

我们先用黑色的即时贴剪两只眼睛贴上去,然后再用金黄色的即时贴剪两个三角形作狮子的眼珠子。用红色的长圆形作狮子的大鼻子。用即时贴剪成弯弯的红色的嘴巴,嘴巴上面的'胡须用欢色的。最后,做狮子的头发,我们用桔黄色的剪成一丝一丝的,粘满他的头,粘得多一点,我们看,一头大狮子制作好了。

(三)操作

师:你们也来尝试着做一只可爱的大狮子吧!

幼儿操作,老师巡回指导,给与帮助。

(四)欣赏

师:小朋友都制作好了吗?我发现好多小朋友真的很厉害啊。做的大狮子可真漂亮啊,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看看谁制作的最好呢,下次老师教小朋友制作另一个小动物。

大班手工教案3

一、活动目标:

1.利用制作好的纸浆模型进行创造性的自由组合成娃娃。

2.在装饰中体验快乐。

二、活动准备:

美工纸、固体胶、双面胶、剪刀、铅笔、及时贴、毛线等。

三、活动流程:

导入、操作、欣赏

(一)导入师:

我们制作了很多的纸浆作品,但是还需要我们进行装饰,简单的涂色装饰,我们小朋友装饰的很好,那我们还可以用这些纸浆作品制作点什么呢?

(幼儿讨论)小结:

我们除了单独的装饰以外,我们还可以进行组合装饰,今天我们就来进行组合装饰可爱的娃娃。

(二)操作:幼儿操作,设计装饰,教师巡回指导。

1.操作要求

1)利用我们制作的纸浆作品进行组合,变成一个可爱的娃娃。如:用杯子做娃娃的脸,用纸浆盘子做娃娃的帽子等等。

2)选好组合时需要的纸浆作品,再进行涂色、粘贴、装饰。

2.教师指导

1)给能力强的幼儿提出一定难度的.装饰要求。

2)帮助能力弱的幼儿设计装饰的物品,讲解装饰的方法,鼓励幼儿大胆操作。

(三)欣赏幼儿之间互相欣赏作品,并请幼儿讲解自己作品的装饰过程,体验制作的快乐,互相分享,交流经验。教师给予鼓励和肯定。

大班手工教案4

活动目标:

1、欣赏葡萄的外形特征,学习观察的方法。

2、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审美能力。

3、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胶水、剪刀、新鲜葡萄、盘子、磁带、幼儿《创意手工》用的书。

活动过程:

谈话引出活动内容:

1、小朋友你们知道老师手里拿着什么?(葡萄)

2、你们知道葡萄是什么味吗?(甜甜的)

3、葡萄是什么形状的?(圆圆的)

4、葡萄是什么颜色的?(紫色的)

5、你们想吃吗?

6、小朋友品尝葡萄。

制作过程:

1、首先打开幼儿用书,把各种纸块剪下来,卷成筒。

2、剪下绿色的纸筒做成葡萄叶。

3、把卷好的纸筒粘贴在葡萄叶 ……此处隐藏3359个字……鼓励幼儿积极探索,大胆尝试。

教学准备:

课件范例白纸、剪刀等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小朋友,你知道哪一天是你的节日?

你们会怎样庆祝节日?

表演儿歌《全世界儿童是一家》。

2、老师表演变魔术,出示范例。

3、给老师的剪纸起个名字。手拉手

4、什么叫“二方连续”

二.讲解

1、猜猜老师是怎样做出这幅作品的?

排序折————画————剪————装饰

2、说说你认为这四个步骤中哪一步最难。

三.操作

1、提要求你喜不喜欢这幅二方连续的作品,想不想自己来试一试,老师告诉你们:只要你们认真听,认真看,认真操作肯定会拥有自己的作品,也可以变魔术,说不定还会做得比老师更棒呢!有没有信心?

2、让我们做一个手指操,运动一下我们的手指让他们更灵活。

(黄婆婆在烧茶)

3、按步骤跟老师操作折短边对着,像折扇子一样画幻灯出示男女孩的不同画法,幼儿可安自己的兴趣选择(重点强调手指处要相连剪强调规则(废纸入篓)装饰幻灯片提供一些基本方法

四.展示

1、评析

2、玩变魔术的游戏

五.活动延伸

回去给爸爸妈妈变魔术,想想你还可以用今天学到的方法剪出哪些二方连续的.图案来变魔术。大胆地试一试!

教学反思:

亮点:

1、教学过程清晰,老师教得轻松,幼儿学得开心,很好地达成了教学目标。

2、幼儿有很好的倾听习惯和剪纸常规。

不足:

1、课堂气氛平铺直叙,缺乏高潮。

2、教师教给幼儿“二方连续”剪纸方法的同时,要求幼儿剪固定的图形,约束了幼儿的发散性思维。

建议:

1、给幼儿提供的纸比例要得当,对折四次后符合小人的比列。

2、教幼儿画人物时,可以先把纸折分成相等的三分,分别画人物的头、身体和腿部。

3、老师示范画时,强调手指部不能相连处可用红笔标出以达到引起幼儿注意的目的。

4、幼儿在画人物时只要做到手指处不相连,其他部位可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喜好自主设计。

大班手工教案14

活动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纸浆气球的成型过程,初步掌握在纸浆气球上绘画的技能;知道纸浆气球的多种表现手法和装饰用途;(重点)

2。能力目标:能在纸浆气球上完整构思,大胆想象,自由创作;(难点)

3。情感目标:产生在纸浆气球上创作表现的兴趣和欲望,体验创美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参与过纸浆平面材料的画画活动

2。物质准备:纸浆气球人手一只;画好的纸浆气球及用纸浆气球制成的艺术品;颜料;毛笔;

活动过程:

一、出示纸浆气球,引发兴趣

1。师(出示纸浆气球):今天老师带来一样好玩的东西,是什么呢?(幼儿触摸后猜测)

2。师:原来是一个气球,这叫纸浆气球。但是它与我们平时玩的气球有些什么不同呢?

3。幼:(颜色)白色,(外表)外面糊着一层纸巾。

4。师:在气球上用乳胶一层一层将纸巾糊上去,然后再在太阳下晒干。

5。师:纸浆气球比一般的气球沉,因为上面有一层乳胶和餐巾纸,所以飞不起来。但是我们可以在上面画出美丽的图案。

二、欣赏作品,探讨画法

1。师(出示多个画有图案的纸浆气球):这里还有几个纸浆气球,是不是很漂亮啊?(幼儿一起欣赏)

2。师:这是用毛笔蘸了颜色画上去的。

3。师:现在我们每人也有一个纸浆气球,你准备画什么?(出示作画材料,初探作画方法,幼儿发表自己的'看法)。

三、幼儿创作,教师指导

1。师:我们在画的时候不仅要关注到看到的一面,还要想到侧面和背面画什么。(教师示范,提出作画要求)

2。幼儿作画,教师巡视指导。

四、展示作品,欣赏交流

1。师生共同欣赏作品,请幼儿讲述或评价。

2。师:我们可以用不同的表现手法,把纸浆气球打扮得更漂亮。我们还可以用纸浆气球和其他物品搭配,制作成艺术品来布置我们的书桌、书柜或房间。

大班手工教案15

一、设计思路:

新《纲要》中指出,活动要源于幼儿的生活,开展幼儿感兴趣的事情,新年将至幼儿能用多种工具,材料或不同的表现形式表达对新年的期盼,并能亲手制作灯笼。美化教室,根据幼儿的兴趣我搜集废旧物品:发泡网、透明一次性纸杯、毛线、发光棒、剪刀,幼儿能制作出多彩的灯笼,通过艺术活动能让幼儿感受美、欣赏美、分享美。

二、活动目标

1. 初步体验制作灯笼的快乐。

2. 能按照老师的引导制作灯笼。

3. 知道穿线,打结的方法。

4. 会用它们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与创造,喜欢装饰。

5. 根据色彩进行大胆合理的想象

三、活动准备:

发光棒、剪刀、发泡网、透明一次性杯子、毛线。

四、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

中国传统节日《春节》快到了,小朋友们很期待,春节时大街小巷张灯结彩很热闹。

(1)教师提问:春节人们怎样装扮家里?

(2)幼儿回答:挂灯笼、贴春联、贴福字

2.基础部分

(1)教师出示自制的灯笼。

教师提问:你们觉得这个灯笼漂亮吗?和春节挂的灯笼有什么区别?

幼儿回答:我们买的灯笼有电池,还有音乐,这个不是。

教师提问:你们能看出这个灯笼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

幼儿回答:杯子,毛线,发光棒,发泡网。

(2)幼儿观察材料,了解其用途。

今天老师给大家准备了,各种材料,现在你们可以和小朋友商量选择材料制作漂亮的灯笼。

3.教师讲解制作灯笼的.方法。

(1)用事先准备好的毛线顺着发泡网一端的空隙,隔两个穿过,从头到尾并收口打结。

(2)事先将透明一次性杯子底部剪好十字孔,杯口向下放入发泡网中。

(3)把发光棒,灯头插入杯子十字孔中,并调整绳子长度。

(4)在用毛线穿好发泡网顶部收口并打结。

4. 幼儿制作灯笼。

教师巡回指导,个别指导,重点指导穿绳,打结的方法。

5. 幼儿作品展示

幼儿手提自己制作的灯笼相互欣赏,相互交流制作灯笼的乐趣。

五、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说出还能用生活中的什么材料制作出不一样的灯笼。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和现有资源设计的,幼儿对活动非常感兴趣,在这次活动中,孩子都在情感互动、技能等方面都体验到了乐趣,制作了比较精美的纸杯灯笼,达到预定的活动目标。

《[优选]大班手工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