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感悟的随笔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我们时常会因不同的人和事内心会有所触动,产生不同的想法,这个时候,就可以写一篇感悟的文章,记录自己的所思所想。但是,你知道要怎么写感悟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生活感悟的随笔,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生活感悟的随笔1有乐不知,谓不乐。有苦不知,谓不苦。其实,活的快乐与否,自己心里有一杆秤,是一种感觉。正如一副对联所说:“鸟在笼中,恨关羽不能张飞;人处世上,要八戒更需悟空”。
现在社会,物欲横流,人情淡薄,道德沦丧,尔虞我诈,我们被利诱,被颠覆,要保持金体不破之身除非十人九痴。所以,我们挣扎着,凑合着,同流合污着,快乐着,痛苦着。“素食则气不浊,独窗则神不浊”。
每天,我们在纷繁的生活中困顿着、烦恼着、矛盾着、徘徊着、计较着,计较越多烦恼越多,烦恼越多就牵绊越多,不少人希望自己生命的底色有大红大紫的那份绚丽荣耀,有大富大贵的那份体面奢华。殊不知,生命这枝莲花越是荼靡艳丽,就越接近凋谢零落。
常常觉得,生命就是一场为了终极目标而不断前行的船只,远方的`岛屿、半途的渡口、理想的彼岸,蕴藏着许多诱惑。人就像一只船,只不过我们中间,大多数人是一只被劫持的船,被自己的欲望劫持的船。心里有着太多的欲望,使你焦灼不安,坐卧不宁。眼是审美的,结果纠缠在丑中,最后都审了丑。
心是收藏快乐的,结果困于计较中,最后都盛了痛。不是生活有多少,自己就要清楚多少。幸福的能力,其实是取舍的能力和过滤的能力。
世界坍圮了,心也扭曲了,乱了别人,也乱了自己。人可以不清楚,但不可以不清醒。要让一颗心,慢慢地欣赏在路上,而不是憔悴挣扎在路上。用心里的那杆秤,量量世界,更要量量自己。
生活感悟的随笔2设若不曾遇见了你,此生会有何不同?将会遇见谁并走到一起?或者遇见的又是擦肩而过。倘若如此,我还会是现在的我吗?是否会比现在过得精彩?抑或更加空虚寂寞?
但人生无从假设,不管满足与否,遇到对的是幸运,遇到不对的只好调整自我去适应。话虽如此,然则错与对又岂是三言两语解释得清楚,你认为错的在别人看来或许恰恰是对的,这也是常有的事。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自然会有分歧。你不满的事不容的人不以为然的一切,都是自己的念头在作怪,细究起来只是独异于人,实是有失偏颇。都是作为独立的个体,有着不同的生活态度和是非准则,别人改变不了你,你也改变不了别人,那么只好独善其身。
现实就是这样,你实现不了最迫切的愿望,无法挽回最初的真情,那么只好努力去适应,那样才能面对现实、笑迎生活。
人生在世,所做所为,所得所失,所有一切终将逝去,诚如尘埃消失于无形。一念及此,万念皆空,世态百象,都是浮云。追求而得不到的,挣扎且痛苦的.,纠结又迷惘的,一切的一切,都显得虚无缥缈,皆为劳心劳力,尽失生命真义,终究毫无意义。
皆因不能彻悟,这才烦恼缠身,于是乎,充实快乐遥遥无期!
想要充实快乐,谈何容易!只要心存执念,终究不能解脱。那么充实与快乐,便是镜中花、水中月,永远摸不着、够不到。
倘或不多想、不多虑、不多心,遇见的,错过的,得到的,失去的,都以平常心对待,幸运之神便会抛来橄榄枝,这时你会发现,原来充实与快乐就在身边,只是一直没有发现。这时候,你不会怪自己发现得太晚,因为,不再患得患失。
生活感悟的随笔3 人在旅途旅行是追求,是探索,是丰富人生扩大眼界的户外活动。通过环境的变换,它能够使人在自我的意念中超脱而出,投向大自然的怀抱,锻炼身心,陶冶情操,受益匪浅;但也充满艰辛,给人以回味。人生就是旅程,人总是在旅途中奔波,只是在不同的座标点上扮演不同的角色,留下不同的回忆而已。偶然的出差机会,我第一次登上了岳阳至益阳的航班船。写下途中见闻留作日后回忆。
下午四时半,一声汽笛长鸣,船离开了趸位,雄伟壮观的岳阳楼缓缓向后离去,倚着船舷我寻思着儿时垂钓的木排、游戏的码头、拾柴的湖滩和儿时的梦。那被风浪冲刷得风骨嶙峋的码头被现代化机械码头所取代。岸边一排排高楼大厦蒙太奇般的扑来又迅速隐退,深深地撞击着我的心灵,而一切都已过去。
离开了城区,前面是一片宽阔的湖面,轻风搅动湖水,掀起层层波浪,船头压着流水吃力地向前驶进。这时一男子从船头走过来说,前面看见有两条好大的江猪在水中游。我抱着好奇的心走到船头观看。江猪。我童年时在湖边玩耍时经常看到。当湖面稍撒微波,它就从长江三五成群地进入洞庭湖,黑黑的'背影在湖心此起彼落。这江猪就是江豚,是长江特有的珍稀哺乳动物,它和大熊猫一样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还为它在长江水道上开辟了特别保护区,我早就想一睹它的尊容。在船头我瞪着双眼仔细搜寻着,却什么也没有见到,只有水花在哗哗地向后流去。头一回乘船的新鲜感荡然无存。
夜幕悄悄降临,湖面再也无景可赏,我只得退到船舱。这是一条小客船,后舱是一个可容纳一百多人的统舱,船胘两侧用红兰相间的塑料布围着以挡风遮雨。八个小客舱,里面两层四个铺位,驾驶台下还有加铺,总共50多个铺位。来乘船者只要买了卧铺票无需登记,自行抢占。我不知个中规矩,老老实实找到船员安排了一个靠中央的客舱。
来到舱内,窄小的空间转身都困难,就像塞沙丁鱼似地,连呼吸都感到压抑,舱底突、突的发动机声嘈得人头晕脑涨。与同行者交谈的词汇,在天黑之前早已交流完毕,剩下的尽是些明天会出太阳或下雨之内的话题,无话找话说,渐渐地使人感到了枯燥、单调、乏味。
我爬到上铺就着昏暗的灯光,从包里拿出了一本书随手翻看,借以消遣,在目录里我看到了沈从文先生的《常德的船》,我正是逆流而上,此行益阳与常德、桃源、沅州相差不远,是否能看到与沈先生笔下相似之处,先睹为快。我忘却了暂时的嘈杂,专心致志,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字里行间的三桅大方头盐船、富丽堂皇的洪江油船、平头大尾的白河船、运白石头和黑煤的辰溪船、头尾高举的麻阳船等各种各样的船只被沈先生描写的栩栩如生,江面上一派繁忙景象,好一幅百舸争流图。
湘、资、沅、澧四水不知在什么地方分手,黑暗中我们进入资江,什么样的船也没有看见,我感到深深地遗憾。
机组仍在突、突地叫,突然一声“呜——”地长鸣,将我唤回,放下书本,无所事事,只得到船上各处走走。
船中央的过道上堆满了各种用纸箱、编织袋包装的货物。我跨过一个大货包,只见在黑暗处有一双大眼睛在盯着我,我朝那地方仔细瞧去,原来那地方蜷缩着三个人,有两人已经歪着头在打鼾。其中一老者象护雏的母鸡,将一少年揽在怀里,他似睡非睡,不时睁开眼睛朝那货物扫瞄一下,以防不测。我这一跨正好将他惊醒,他调动所有的神经,高度紧张起来,用他那饱经沧桑的双眼和猜疑的目光象押送犯人似地盯着我走过夹道。在他那眼神里什么“人之初,性本善”早 ……此处隐藏12758个字……份扮演着各种角色,我们一边看戏一边演戏,慢慢的呆滞在表演中,沉沦在名利中。原来我们都是脆弱的,不经意的就被社会改变了。
终于有一天不经意的回眸,发现早已遗失了来时路。百转千回难以自解,盲目的游走究竟抓住了什么?又失去了多少呢?如若时光能够停留片刻,那么是否可以允自己一个安静的角落,深深的思索,虚荣为何?悲欢为何?华年逝水,苍老了多少时光,旅途匆匆,斑驳了几多岁月,问风,风无语,问云,雨滑落,只有那首老歌在风尘中吟唱。
时光在游走,还有多少故事属于我们?生命中不停的重复着擦肩和别离,而每一个花开的轮回都验证了岁月的老去,我们不停的和年轻拉开距离,在千变万幻的风尘中,唯有那些尘封在褶皱里的往事,依旧给青春做着验证。也许人的心灵随着年龄的叠加,承载力的加大,会越来越怀旧。生命中总有一些记忆是无法被时光掩埋的,它在繁杂的思绪中,总会在某一个角落不经意的现身,释放着淡淡的纯。
总是有很多话想说,说给现在的我们。面对风尘的繁杂,别太苛刻自己,要学会开心。生活总会带给我们些许的不如意,遇事别较真。时光在蹉跎,我们也在逐渐的老去,如果时光可以,就把那些遗失的故事,放在心里陪伴着风尘一起老去。若他年踏月再次相遇,就让我们一笑红尘,笑出一个单纯,笑出一个无邪。
写给已过花甲的父母
总有一种脆弱忧伤着我们的心,看着渐渐年迈的父母,心里总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滋味。父母的养育之恩牵动着我们的心。可是岁月无情,苍老了他们容颜,掠夺了他们的青春,白发增多了,腰杆不直了,看着步伐日渐蹒跚的老人,真的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话语,去评估他们那份饱经风霜的.慈祥,又该用什么样的方式,挽留住他们日益减少的时光。回想这一路走来,亏欠了太多的恩情。为了我们的幸福,父母付出了所有的艰辛,那一声声出行的叮嘱,牵扯着父母的心,因为总有一根线牵扯着他们的根。
小时候在父母的呵护下长大,为了孩子的幸福,为了让我们吃得好,穿得好,能过上安逸的日子,他们劳苦奔波,无怨无悔的付出着一切。我们长大成家了,却依然少不了的牵挂,在他们眼里,我们永远是孩子。我们可以对他们发脾气,不顺心在他们身上撒气,因为只有他们不计较我们的过错啊,因为我们是孩子啊!总是有个荒谬的想法,要是能永远做一名孩子多好啊,那样我们就会永远拥有爸爸和妈妈!
长大成人了,有了自己的主见,对父母的话往往不在乎了,有时候还嫌他们唠叨了。其实父母是靠经验走过来的路,那是一个个沟坎趟出来,也许意喻并不能像书本那样带有华丽的辞藻,但却包含着人生最深刻的写照。而我们也总是在受到挫折以后,才追悔莫及没有听父母的话。人生多磨难,最真莫过父母言,理解他们的唠叨,不要嫌烦而冲撞,让父母心寒。多年以后,如果身边还能听到父母的唠叨,那该是多么幸福的事情。
孩子是父母的心头肉,长大以后各分东西,有些父母和孩子一年都难见一面,也许我们很忙,都忙着赚钱。也许我们会不定期的给父母打钱,但仔细想一想,他们真正需要的是钱吗?他们更想看到的是全家的团圆,他们割舍不下的是那份爱,那份念!其实我们真的那么忙吗?忙应酬?忙打牌?还是每天都在加班加点?也许我们能够找到各种理由去搪塞回望父母的借口,但很多事情自己心里都明白,父母嘴上不说,心里也明白,因为老了也没啥能耐了。曾经在电视的公益广告看到这样一个画面,深有感触,一个女孩高兴地给母亲打电话说;妈,今年不回家过年了,忙!你自己弄点好吃的。放下电话老人拄着拐杖,重复着一句话“孩子忙”。这句”孩子忙“又充满了多少无奈和牵挂。就是放着满桌山珍海味,他们吃得下吗?我们到底真正理解父母多少呢?
人生苦短,莫让忙碌忽略了亲情,一句“子欲孝而亲不待”又是多少悔恨发出的感慨。将来有一天父母不在了,能够让自己无愧于心,那将是心灵多大的欣慰。金钱乃身外之物,而情重于泰山,莫做让自己后悔的事情。常回家看看,听一听他们的唠叨,理解一下父母的孤单,莫让一个忙字悲凉了情感。总有一天我们也会同样的老去,也会拥有相同的孤单,那时候子女如果能够常回家看看,抚摸一下我们沧桑的脸,数一数白发有没有增添,我想那一刻是最幸福的。
后记:
时光在老去,那些年我们回不去了,而这些途径的情感,却是我们心底最大的财富。珍重每一份遇见,珍重所有的缘,让我们在人生旅途上种下情感的种子,开出春天的斑。
生活感悟的随笔15 旅行的心情在一个地方蜗居久了,就有走出去的冲动,登临峰顶,谁会留恋脚下的花草,惯常的姿势,便是长啸一声,放眼远眺。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风景在远方。网络有一句流行语:旅游是从自己活腻的地方到别人活腻的地方去。语言虽有些夸张,但也从一个侧面诠释了旅行的意义,那就是离开自己的故居,投入另一个陌生。旅行正在于体验这种陌生带来的新鲜感。
中国是熟人社会,在熟人的世界里,行为、语言、礼仪、习惯,或多或少会受到一定的.约束,逾矩了,可能就有人情事故层面上的指责。而旅行,是自由的,选择旅行,在意的就是那种释放自我,找回率真的心情。
旅行的方式日益多样。随团出行,犹如小说,需要起承转合,叙事情节要有高潮。决定了故事梗概,就只能一直前行,要随着情节的发展奔赴一个个驿站,想象的空间不会太大,上一个情节必须衔接下一个结果。但也有好处,食宿有人安排,安全会有保障,精彩处,可以击节赞赏,重复处,可以忽略而过。读完小说,主要人物还鲜活在脑海,就不枉此行了。
结伴而行的,好象散文,讲究形散神不散。路线和目的地确定好了,背上行囊,就可以出发。内容的精彩在旅途,值得留恋的可以徘徊多日,无人催促。索然无味的,可以临时改变路线。不用想前面会有什么在等待。遇到意外可以一起商量,旅途的琐事彼此分工协作,不致于孤单,也不会寂寞。散文阅毕,余音萦绕的大都是旅途的插曲。
独自旅行,仿佛诗歌,要的是那种精神的放逐,含蓄而不直白。踽踽独行,孑然一身,追寻的是那份时有时无的灵感。兴之所至,可以重新再来。一切自己作主,可以停停走走,也可在半途结伴而行,一路行吟,一路漂泊。享受着完整而充分的自由,也要独自承受旅途的艰辛和寂寥。但这就是诗,凝炼的诗句需要不断补白,才能体味诗意的神韵。
出行的方式不是决定心情的最终因素,但会影响旅行的心情。跟团如集会,容易随波逐流;结伴而行,是与亲朋偶聚,酒后会畅怀欢呼;独自一人,没有牵绊,或闲云信步,或零丁苦吟。沿途的风景也会影响旅行的心情,走在历史的废墟上,常兴抚昔慨今之情怀。落日斜晖,星空邈远,渐生远离故乡之愁绪,四时节序,花开花谢,顿起归去来兮之感喟。
人生亦是一场旅行,只是前途缥缈,不知归处,也没有回头路。旅行,更象是读书,书籍已成定稿,而旅行还处于动态之中,人不能一生只读一本书,只限于一种体裁,故而不断旅行,尝试不同的路线,变化不同的方式。每次旅行又象是完成一篇作品,总在选择适合的文字表达自己的心情。私密日记的,大可在每个景点留下自己的倩影,记录自己的心情,留作一生的纪念。用来发表的作品,就要构思,就要剪辑,甚至删除只属于自己的心情,也可能为此淡出画面。
作品可以与人共同分享,而分享才是人生最大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