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教案

时间:2025-07-24 21:42:11
【精华】猫教案范文集锦七篇

【精华】猫教案范文集锦七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猫教案7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猫教案 篇1

教材说明:

《找不到快乐的波斯猫》是语文S版二年级下册的课文。这是一篇童话故事,说的是一只波斯猫从来不知道快乐是什么滋味,它分别向燕子、蜜蜂、青蛙请教。但是它觉得:燕子说的衔泥造窝是快乐的,蜜蜂说的采花酿蜜是快乐的,青蛙说的捕捉害虫、保卫庄稼是快乐的,都是不值得快乐的,它非常失望,仍然为找不到快乐而哀叹。课文借这一故事告诉同学们一个道理:依赖别人的生活是找不到快乐的,只有靠自己辛勤的劳动和创造,才能获得快乐。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节课8个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认13个生字。

2、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明白波斯猫不快乐和燕子、蜜蜂、青蛙快乐的原因。

3、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对劳动的热爱。

4、培养学生自主积累词语的能力,边读边思考的能力。

教学重点: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理解燕子、蜜蜂、青蛙所说的话,把握他们说话时的语气。

教学难点:

通过学习课文,理解“劳动创造快乐”的道理。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波斯猫、燕子、蜜蜂、青蛙的相关头饰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出示波斯猫的头饰。这是什么动物啊?你们知道它叫什么名字吗?

2、老师扮演波斯猫,自述波斯猫找不到快乐的苦闷:“我是波斯猫,我的'一只眼是蓝色的,另一只是绿色的。我吃穿不缺,衣食无忧,但我却感到很不快乐。哎,这可怎么办呢?”

(教师相机解说:“这只波斯猫没有快乐,于是,他就出去寻找快乐,它都找了谁?结果怎样呢?”)

3、板书课题:找不到快乐的波斯猫

设计理念:这一环节主要是通过教师有声有色的语言生动形象地展示了波斯猫漂亮的外貌和它的苦闷,是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童话的兴趣,让学生带着好奇学习新知识。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 这个故事一共有几个自然段?(10个)你是怎么知道的?(每段开头空两个字)

2、 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要求:

(1)读准本课的生字,特别注意读准平翘舌音、前后鼻音和轻音节。

(2)读顺课文,注意读出每种动物说话时的语气。

3、认读生字

(1)出示“我会认”斯、滋、衔、软、绵、碌、糖等13个生字和“我会写”的8个生字,为其注音。

(2)小组合作:交流识字方法

(3)师生总结,归类识字:

<1>熟字加偏旁:波、斯、碌、糖、箱、呱、保

<3>分解部件识字:滋、软、蹦、哼、唉

(4)出示生字卡,扩词练习

(5)再读课文,巩固识字

4、指导写字

(1)观察“我会写”

(2)重点指导“保、波、软”的最后一笔

(3)学生描红,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理念:这一环节主要是结合学生的识字能力、阅读能力整体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让学生对课文有初步的认识。重点是让学生认识生字,完成本节课识字的教学大纲,同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作业

1、练读课文

2、练习书写生字并扩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游戏导入:出示生字,让学生拿着只标拼音的卡片给生字找到适合它们的帽子。

设计理念: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的同时,以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在复习中得到玩的乐趣,符合了小学生好玩的年龄特点,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

二、合作学习,理解课文

过渡:同学们,我们已经给生字找到了正确的帽子了,那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波斯猫为什么找不到快乐呢?

1、自由朗读课文。

思考:(1)波斯猫为什么找快乐呢?

(2)他先后到哪里找快乐? 燕子、蜜蜂、青蛙的快乐是什么?用——划出答案

2、小组合作学习。

(1)小组内交流上边两题的答案

(2) 讨论:为什么燕子、蜜蜂、青蛙都感到快乐呢?波斯猫为什么不快乐呢?

3、汇报归纳

燕子、蜜蜂、青蛙是靠自己辛勤的劳动获得快乐,而波斯猫是依赖别人生活的,没有劳动就没有快乐

4、讨论:你有什么办法帮助波斯猫找到快乐呢?

5、学了课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依赖别人的生活是找不到快乐的,只有靠自己辛勤的劳动和创造,才是最快乐的

设计理念:这一环节以读为主,通过合作讨论理解课文、感悟课文。

三、分角色朗读课文、表演课文

1、指导分角色朗读课文

2、戴上波斯猫、燕子、蜜蜂、青蛙的头饰,先在小组内分角色朗读课文,然后再表演课文

3、共同唱《劳动最光荣》这首歌

设计理念:这一环节主要是以学生为主,给学生充分的展示机会,通过展示,再次感悟课文,分享学习的快乐。

四、作业

1、回家把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2、用自己的话说说,你是怎样帮助波斯猫找到快乐的,并写在日记本上。

板书设计:

11、找不到快乐的波斯猫

燕子衔泥造窝 睡沙发

蜜蜂采花酿蜜 }快乐 吃蜜糖 }不快乐

青蛙捉害虫,保卫庄稼 吃炸鱼

劳 动 创 造 快 乐

教学反思:

《找不到快乐的波斯猫》这篇课文告诉同学们:劳动才是最大的快乐,这篇课文故事情节简单有趣,孩子们理解起来不难,可是有些孩子对于我提出的这个问题“波斯猫为什么不快乐呢?”却有不一样的看法,有的说“因为波斯猫不劳动,所以它体会不到劳动的快乐”还有的学生说“波斯猫的要求太高了,所以体会不到快乐” 我觉得只要言之有理,问题的答案可以千百种。

猫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课文生动具体地叙述了大猫的古怪性格和小猫的淘气可爱,培养学生仔细观察事物的举和热爱生活的情趣。

2、给课文分段,练习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概括段意并归纳主要内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4、学会生字新词,进行分析判断句子正确性训练,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时间:

2教时。

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此处隐藏3212个字……猫的珍贵;二是引起读者的注意:

2.熟读课文之后,如果让你来介绍大熊猫,你会从哪些方面来介绍?(可鼓励学生用第一人称的方式,上台介绍大熊猫)

明确:外形特点:可爱

生长环境:人烟稀少、泉水丰富、竹类众多

生活习性:喜爱食竹、食量很大、性情孤僻、爱独处

活动范围:随季节交替而改变活动范围

繁殖情况:繁殖力低,大多每胎产一仔

三、揣摩运用,体味语言

1.作者生动传神地描写了大熊猫的举止神态,突出了它可爱、机警的特点。其中你最喜欢哪些语句?为什么?(根据学情,可引导学生学习本文生动的说明方法:引用、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诠释等,以及拟人、排比等多种修辞手法。不必过细分析。)

2.比较探讨:

大熊猫体态丰满,四肢粗壮,尾巴短秃,毛色奇特,头和身躯乳白色,而四肢和肩部黑色,头上有一对整齐的黑耳朵,还有两个黑眼眶,很象戴着一副八字形的黑眼镜。大熊猫长相俊俏,神态温驯,给人以优美、活泼的感觉。(《国宝——大熊猫》)

体肥胖,形似熊而略小,长约1.5米,肩高66厘米,尾很短。毛密而具光泽,眼周、耳、前后肢和肩部黑色,其余均为白色。(《辞海》)

明确:课文对大熊猫的体态、四肢、尾巴作了较为具体的描绘,对毛色黑白的具体分布作了详细的描写。运用了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比《辞海》的介绍更生动,更形象。加上描写了人的心理感受,更突出了大熊猫可爱

3.结合课文以及你所了解的有关情况,请你谈一谈大熊猫的生存现状?

(大熊猫生活现状:学生可根据有关资料,围绕大熊猫濒临灭绝,阐述自己的观点。)

四、以“如何来保护我们的国宝——大熊猫”为主题,展开专题研究。

1.将课前收集的有关资料进行整理、归纳。

2.以小组为单位,确定研究子课题。

3.分工合作,拟定研究方案,并组织实施。

4.交流、汇报。

(不断鼓励学生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此部分可在课余完成,达到学科整合的目的。)

五、布置作业:

最近,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新开辟了一条旅游路线,沿途关于保护野生动物的标语尚未拟写,请各方阵同学帮它拟写。

猫教案 篇5

案例背景:

今天的纸版画活动是《熊猫》,熊猫虽然小朋友们都没有亲眼看过,但在电视里或者书上看过,所以比较熟悉,绘画的熊猫小朋友都刚画过,这次要来进行纸版画的熊猫,小朋友们都特别感兴趣。

  案例:

活动过程:

一、动物猜谜,导入活动主题

教师:脑袋圆圆的,眼睛黑黑的,身穿黑白衣,爱吃嫩竹子。(熊猫)

  二、引导幼儿观察熊猫图片,进一步了解熊猫的外形特征。

提问:

1、它的头是什么样子、什么颜色的?

2、眼睛是什么样子、什么颜色的?

3、它的耳朵是什么形状、什么颜色的?

4、它的四肢是什么样子、什么颜色的?

教师总结:熊猫的头是圆圆的,耳朵像半个圆,熊猫的身体胖胖的,像个气球,四肢短短的,有点像椭圆形,它的身体上有黑色和白色的毛。

(赵凌越说:我在书上看见的.熊猫身体都是圆圆的,胖乎乎的很可爱的;周琦说:我知道熊猫喜欢吃竹子的;华夏飞说:熊猫我在电视里也看见过的,它不咬人的——)

幼儿由于平时在图书、电视里经常能够接触到熊猫,所以对熊猫比较熟悉,对熊猫的一些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也比较了解,能够把熊猫的样子比较清晰描述出来。

三、教师根据幼儿的讲述,完整示范操作过程

1、用一张完整的硬纸板用剪刀依次剪出熊猫的头、耳朵、身体、四肢。

2、把熊猫的各部分进行组合,用胶水贴在纸上。

3、用黑色和白色两种颜色给熊猫涂色,进行拓印到底版上。

  四、幼儿操作

1、在幼儿操作时,教师帮助个别幼儿,鼓励能力强的幼儿剪出熊猫的不同形态。

2、提醒幼儿涂色时,要均匀涂色,保持画面和衣物的整洁。

(沈奕棋拿着纸板说:“老师熊猫的圆圆的头怎么剪呀?”徐振宇说:老师我也不会剪,我剪不圆。)

虽然小朋友们在小班时经常进行剪纸类的手工游戏,已经有了初步的经验,但是我发现我班小朋友的剪纸能力还很弱,连一些简单的圆形都剪起来很吃力,有些新小朋友连剪刀也不会拿)

五、结束活动

1、展示幼儿作品,让幼儿说说自己画的熊猫在干什么?

2、鼓励幼儿要爱护大熊猫。

猫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知道熊猫是我国特有的珍惜动物。

(2)知道熊猫是生活在深山竹林里爱吃剑竹的动物。

活动准备:

幼儿去动物园看过大熊猫,与幼儿共同收集熊猫的玩具或照片,熊猫吃竹子的图片一张或录象带一盘。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观察熊猫的特征和生活习性。

教师:小朋友很喜欢小动物,你们看,谁来了?(出示熊猫玩具)

(1)提问:你们喜欢熊猫吗?为什么?

(2)提问:熊猫是什么样子的.?

(3)提问:它生活在哪里?它喜欢吃什么?

2.引导幼儿讨论大熊猫为什么是我国的国宝?

提问:你们知道大熊猫还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叫什么?(叫国宝大熊猫)

它为什么是我国的国宝?(它是我国的特有的动物,很早就生活在我们国家,现在已经很少,我们都要爱护它。)

3.教师用关爱的情感与幼儿共同小结:

大熊猫形态可爱,动作有趣,性情温和,是我们喜爱的动物,它是我国特有的动物,可现在却越来越少,它的生存面临的危险很多,我们都要关心它。

猫教案 篇7

教学目的

1. 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学习生字,新词。

教学流程

一、 谈话导入

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对猫的认识。

学生可以读和猫有关的书,也可以介绍猫的生活习性等方面知识。

二、 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三、再读课文,学习字、词,了解段意。

1.指名读,说出段意。

2.交流自己词语的理解,提出易读错、写错的字。特别注意:屏息凝视、生气勃勃等。

根据各段段意试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并了解猫的`几方面的特点。

四、 自读课文,主要内容

引导学生归纳出猫的特点,即大猫性格古怪:既老实又贪玩还尽责;高兴时温柔可亲,不高兴时一声不出;既胆小又勇猛;小猫则更淘气。

五、 浏览课文,提出问题

六、 课堂练习

1.看拼音写词语。

( ) 呼( ) 遭( ) 生气( ) ( )备

2.多音字组词。

折 屏

五、总结全文

通过本文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精华】猫教案范文集锦七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