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袋麦子》教案

时间:2025-08-07 06:39:07
【实用】《三袋麦子》教案3篇

【实用】《三袋麦子》教案3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三袋麦子》教案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三袋麦子》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学会讲述

这个故事。

2、学会本课9个生字,认解两条绿线内的8个生字,认识1个多音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涵,能根据自己的体验与感受,各抒己见。培养学生用正

确的思维方法,体会课文内容的价值取向。

教学重难点:

1、复述故事

2、培养学生用正确的思维方法,体会课文内容的价值取向。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充分朗读,读通读顺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精读课文第二部分。

2、学会本课12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练习书写。

教学重点:

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三个小动物对麦子不同的处理。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引出麦子的童话。

1、游戏导入:

上课前我们来做个有趣的游戏,叫我说你猜。我说一句台词,你来说说出自哪个童话故事。

小女孩和她奶奶一起飞到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卖火柴的小女孩》。)

魔镜呀,魔镜呀,请你告诉我谁是世界上最美的女孩?——(《白雪公主》)。

只有黑的泥土,才是你们生根长叶的地方。——(〈蒲公英〉)

(看来,中外优美的童话故事已深深植入我们的心田,伴随我们渡过幸福的童年,请继续猜。)

小猴说:“我把麦子种下了地,这是我的收获。”——

预设一:如果学生能答出来,顺势揭题,并肯定学生会学习,能对课文进行充分的预习。

预设二:如果学习答不出来,教师谈话导入,今天张老师给大家带来的就是这个童话故事,一起读课题。

2、揭示课题

同学们,今天土地爷爷给大家带来了三袋麦子。这三袋麦子将要作一次

长途旅行,在旅行中他们会有怎样不同的命运呢?

教师板书课题,指导书写“麦”正音

“子”,齐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了解麦子的故事。

1、下面先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老师提出的要求:

(1)标出自然段,注意:借助拼音,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不错字,不倒字。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边读边画出生字新词,想办法记住字形,弄懂词语的意思。

2、同位互读生字。

3、检查自读情况:

(1)媒体出示生词,

(2)认读生字词

(3)这些词语的意思哪些你已经懂了,是怎么弄懂的`?

(4)动作演示,指导看图,联系上下文,换近义词等理解词语。

(5)挑战难关,暴露缺点。你认为哪个句子最难读,就站起来读给大家听。

4、指名开火车读,师生评议,相机正音。

5、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课文主要写了哪些人物,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一件事。

三、抓关键词,品读课文,理解麦子的不同处置

1、研读关键词语

读书要细心读,每一遍都要有新的感受,你们想不想这样读书?三袋麦子是相同的,在小猪、小牛、小猴的眼里麦子一样吗?快速默读课文,找出他们眼中的麦子。

引导学生读好“黄灿灿麦子”“饱满的麦粒”“上等的麦种”三个词语。

2、趣读小猪处理麦子。、

(1)出示小猪图,小猪看到麦子会想到什么,他怎样喊的?

(2)真开心啊,联系第一段,说说他为什么这样开心?

(快过年了,小猪的麦子也也许早吃完了,这是久违的麦子,过年当然要改善伙食,现在土地爷爷送来麦子,真是雪中送炭啊!小猪看到了麦子,仿佛看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尝到了什么?他都有些等不及了)

(3)理解“迫不及待”,用迫不及待的语气读读这句话。

(4)引导学生入情入境读好第2小节。

要想读出感觉,必须将心放进课文中,现在你们就是那位可爱的小猪,读读这一段。

3、演读小牛处理麦子。

(1)齐读,教师做动作范读。

(2)小牛是怎样说的?怎样做?

(3)指导读好长句子:

(4)师生轮读。赛读。

4、体会小猴处理麦子

(1)小猴是怎么做的,

(2)他看到麦子会怎么想?用引导学生用下列句子说话。

如果

就。

5、完成表格。

四、指导书写,培养习惯。

你认为哪个字难写,说出来,教师指导书写,学生描红,做到“一看二写三对照”。并注意纠正写字姿势。

五、总结本课,引发预习。

思想决定行动,正是由于小猪、小牛、小猴他们想法不同,所以做法也就不同,那么结果也就不同,请同学们看看表格中还有哪些空,下节课我们看看三袋麦子的旅行会产生什么不同的结果。

六、依据差异,布置作业:

1、摘抄你喜欢的句子

2、把这个故事讲给父母听。

(任选一题)

板书:

9、三袋麦子

小猪

黄灿灿的麦子

小牛

饱满的麦粒

小猴

上等的麦种

《三袋麦子》教案 篇2

一、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猪、小牛、小猴处理麦子的不同方式,懂得谁的做法好,体会它们美好的品质。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特别是读出不同角色的不同语气,能讲述这个故事。

二、教学重点、难点

知道小猪、小牛、小猴谁的做法好,体会它们美好的品质。

三、教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猪、小牛、小猴、土地爷爷头饰各一。

四、教学时间:三课时

五、教学方法

以教扶放的`教学思路,指导学习结构相似的段落。以扣读导悟,以悟促读的方法,让学生反复朗读,激发学生思考三个小动物是如何处理麦子的,谁的做法好?在完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练习分角色朗读,注重读出各动物的个性。在准确把握故事情节发展的基础上,练习讲述故事。

第一课时(略)

课前板书:21、三袋麦子

小猪吃光

小牛保存

小猴播种下了地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听写词语,听写后出示课件(礼物保存防止粮食神秘收获拜访迫不及待)学生自我订正。

2、指名说说课文第一部分主要内容

二、学习第二部分

1、一年以后,土地爷爷又来拜访小猪、小牛、小猴。他先到小猪家,出示课件(土地爷爷拜访小猪图),他们见面是一副怎样的情景,谁来说说。

2、指名说说图意

3、课文是怎么写的呢?同学们自由轻声读第六自然段,看看有没有不懂的地方,打上问号。

4、学生说说不懂的地方,引导学生通过自读、讨论、教师板书理解疑难点(板书:憨厚可爱)抓住小猪的言行来体会憨厚可爱,指导读好小猪的言与行。

5、有感情齐读第六自然段

6、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刚才我们是怎么学习第六自然段的?出示课件(学习方法:⑴观察图画,说说图意;⑵读读课文,找找难点;⑶读读议议,体会品质;⑷感情朗读,加强体会。)

7、下面我们就按照这种学习方法学习第七自然段

⑴出示课件(土地爷爷拜访小牛图),指名说说图意。

⑵读读第七自然段找找疑难点

⑶读读议议,体会小牛节俭的品质(板书:节俭)

⑷有感情朗读第七自然段

8、现在,我们自己按照学习方法学习第八、九自然段,出示课件(土地爷爷拜访小猴图)

9、大家看,老师这儿板书应该写什么?(板书:聪明能干)谁能当好土地爷爷来夸夸小猴?指导读好土地爷爷的话。分角色朗读第八、九自然段。

三、总结全文

1、小猪、小牛、小猴在处理麦子上,谁的做法最好呢?为什么?

2、学了这课,你有什么收获?教师引导总结:从这个有趣的童话故事中,我们明白了什么是憨厚,什么是节俭,什么是聪明能干,尤其是小猴富有创造性的做法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对我们的启发也很在,今后我们要向小猴学习。

3、分角色朗读课文

四、布置作业

继续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准备讲述、表演这个故事。

第三课时(略)

附:板书设计

21、三袋麦子

小猪吃光憨厚

小牛保存节俭

小猴播种下了地聪明能干

课堂作业设计

1、读一读,再抄写。(详见书115页第三题)

2、比一比,再组词。

防()止()食()秘()

访()正()粮()密()

3、按课文内容填空。

土地爷爷给小猪、小牛和小猴各送了一口袋麦子。小猪把麦子,小牛把麦子,不猴把麦子。的做法最好,因为:。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小组测评。

教后记:

在教学过程中,教扶放的方法,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他们能充分自主地学习。通过扣读导悟使学生了解各动物的个性特点。以悟促读使学生的朗读及理解能力得到明显提高,加上分角色朗读及复述的训练,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加透彻。

《三袋麦子》教案 篇3

一、复习

上一次我们听了童话故事《三袋麦子》,大家还记得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吗?

(过年了,(谁)送给(谁)(什么)作为节日礼物。一年以后,出现了三种完全不同的结果。)

二、设疑导入新课

出现了哪三种不同的结果呢?今天我们继续欣赏这个故事。

三、精讲课文(14)自然段

1、请小朋友把书打开,齐声朗读14自然段。

(1)土地爷爷送的三袋麦子是一模一样的吗?

A一样。可小动物们看到的不一样呀?

B不一样。

(2)有什么不同?(书:黄灿灿饱满上等的麦种)

(3)什么样的麦子是上等的麦种?

(4)看来,土地爷爷送的三袋麦子完全是一模一样的,可是为什么只有小猴能看出这是上等的麦种?(看得仔细,全面,有丰富的劳动经验。)

2(1)小猴看出这是上等的麦种,他会怎么做呢?(种)

为什么要种?(书:吃不完)

(2)你从小候身上发现了什么优点?(看来小猴不仅聪明,还很有远见。)

至此,小猴看问题全面,有丰富的劳动经验,做事有远见的优点昭然若揭。

3(1)小猪收到礼物时,心情怎样?请你用开心的语气朗读小猪的话。

(2)小猪是这样说的,他又是怎样做呢?(书:吃)

(3)故事中用了两个成语分别来描写小猪吃的心情和方式,你能找出来吗?(迫不及待、各种各样)(书:迫不及待)

(4)你能找一个词语来替换迫不及待吗?

(5)请你用迫不及待说一句话。

(6)揭示小猪的特点。原先老师很讨厌猪,它又胖又懒。听了这个故事我不禁对小猪刮目相看,开始喜欢它了,知道为什么吗?

教者眼光独到,小猪以美食家的全新形象出现在大家面前。

(7)指导朗读:这样的小猪你喜欢吗?让我们用喜欢的语气朗读第二自然段,要让听课的老师都陶醉在各种各样的美食之中,迫不及待地想尝一尝小猪的手艺。

4、小牛又是怎样处理麦子的?

5、你从小牛身上发现了哪些优点?(勤劳、节俭、有打算)

6、指导朗读

四、自学课文(59)自然段

过渡:三个小动物用自己的方式处理了土地爷爷送的麦子,一年以后,土地爷爷又来拜访了,结果如何呢?请小朋友带着这样四个问题自学课文。

出示:

讨论:

1、出现了哪三种不同的结果?

2、土地爷爷对谁的做法最满意?为什么?

3、三个小动物中你最喜欢谁?为什么?

4、如果土地爷爷给你一袋麦子,你会怎么处理?

1、检查自学字词情况。

通过刚才的自学,小朋友又学到了哪些新词语?

这个问题问得好!放手让学生围绕四个问题自主探索,

合作交流,独立学习(59)自然段,然后带着巨大的成就感与同学分享探索成功的喜悦,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还树立了学好语文的信心。

憨厚:请你模仿一下小猪憨厚可爱的表情。(模仿)

小猪说的'话也特别憨厚可爱,谁来读一读?(指导朗读)

节俭:你能说出节俭的近义词吗?

神秘:谁来表演一下小猴神秘的样子?

词语教学很有特色,真实到位,一改机械的这个词语是什么意思?让学生在模仿、朗读、表演等形式中真正掌握了词语。

2、逐个讨论四个问题。

(1)出现了哪三种不同的结果?

(2)土地爷爷认为谁的做法最好?你从哪里看出来的?(书:兴奋)你是怎样理解兴奋的?请你用兴奋的语气读读这句话。

(3)土地爷爷是怎样评价小猪、小牛的?

3、三个小动物中你最喜欢谁?为什么?请你来做XX(分角色朗读)

至此,三个栩栩如生的小动物形象已出现在学生的脑海中。

五、总结全文

土地爷爷送给小猪、小牛、小猴每人一袋麦子,可是谁吃到的麦子最多?为什么?(有远见)

水到渠成,自然而然地揭示出本文中心。

六、拓展延伸。

议一议:如果土地爷爷给你一袋麦子,你会怎么处理?

板书设计:

小猪 憨厚可爱

三袋麦子 小牛 节俭

小猴 聪明能干

《【实用】《三袋麦子》教案3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