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案

时间:2025-09-25 02:21:10
科学教案5篇【经典】

科学教案5篇【经典】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科学教案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记录,发现生活中相同或相似的物品。

2、感受复制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活动准备:

1、每人收集同种三件以上的相同物品。

2、每人一张记录表。

3、植物叶子。

一个相同形状的雪花片和一个不同形状的雪花片。

活动过程:

一、他们一个样儿。

1、请幼儿把积木玩具放在桌子上,互相观察比较这些积木是否一个样儿,说说它们是怎么做的一个样的。

2、请幼儿说说这些积木各有什么特点?

3、你在那里看到过一模一样的东西。(矿泉水、报纸、书、巧克力等)分别是什么工厂生产的?

4、为什么人们要把东西做的一模一样。

二、寻找复制品。

1、把东西做的一模一样的.过程,叫做复制。你们能找出活动室里哪些东西是复制品吗?

2、引导幼儿寻找活动室内一模一样的东西。

3、请幼儿互相交流自己的发现。

4、我们一个小小的活动室就有这么多相同的东西,真没想到!如果我们走出幼儿园,肯定会有更多的发现!以后,你们一有发现,就及时告诉大家,好吗?

三、产生继续探究的兴趣。

1、出示植物叶子,引导幼儿发现各种植物的叶子是不同的。

2、引导幼儿产生探究自然界中的复制现象。

大班科学活动――力(程玲玲)

一、推和拉。

1、一只大纸箱老师以十分费力的肢体动作和神情去端、拉、搬事先放好的大纸箱。

2、这是一只很重的箱子,怎样才能把它移到门口去呢?

3、幼儿思考后自由表达自己的意见,并用自己的方法来独自移动它。

4、这只大纸箱很重搬不动,也抬不起来,只能推或拉才能把它移到门口。

二、又推又拉。

1、还有没有其他的办法呢?

2、引导幼儿讨论各种办法,如很多人一起推它、拉它,又推又拉。

3、那么重的箱子我们可以推它、拉它,也可以又推又拉。有这么多的办法,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吧。

4、幼儿在老师的组织下自己组合来让大纸箱移动。

三、拉什么,推什么。

1、平时你们都拉过什么?推过什么?

2、引导幼儿讨论一些推、拉现象,并让幼儿自己总结只有推和拉才有物体的移动。

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 通过活动引导幼儿感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些标志,并知道这些标志所代表的正确含义。

2、 知道标志是城市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符号,给人们生活带来方便。

教案准备:

场地布置,画一迷宫图,上面贴有多个标志;一张大地图,画有建筑物,马路,铁路等内容。

教案过程:

一、 迷宫探索活动,认识一些常见的标志。

1、 带幼儿走迷宫。

2、 交流:你是如何走出迷宫的?你在迷宫中看到了什么? 你是怎么判断出来的.?

3、 教师小结:是标志引导我们走出了迷宫,是标志让我们明白了那些建筑物是什么。

二、 分析各标志特征,了解它们的用途。

一一观察、分析各个标志的画面内容。引导幼儿正确理解该标志所代表的含义,并提高幼儿对标志的正确判断能力。

三、 为“新城”贴加标志。

1、 出示一张大地图,引导幼儿先细致的观察。

2、 在让幼儿通过分析,讨论,判断给其在多个恰当的位置贴上恰当的标志,是这个新“城市”变的有序,为城市里的人们提供方便。

3、 教师小结。

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了解生活中常见的鞋,感受它们的美和多样性。

2、大胆地说出自己喜欢的鞋子,知道穿鞋要合脚。

3、尝试对鞋子进行简单的分类。

4、学会在日常生活中保持乐观的情绪,逐渐养成乐观开朗的性格。

5、引导幼儿初步养成早睡早起的生活习惯。

【活动准备】

1、各种各样大小、颜色、形状、用途不同的鞋子。

2、装有各种鞋子的“神秘箱子”。

3、鞋子的分类标志卡、鞋架等。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

1、出示礼物—“神秘箱子”,引起幼儿活动兴趣。

2、鼓励幼儿说说生活中常见的各种鞋的名称和用途。

教师逐一有目的地引导幼儿说说高跟鞋、大头皮鞋、旅游鞋、拖鞋、溜冰鞋等的用途,让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认识,激发了幼儿的活动兴趣。

二、鞋子展览会

1、引导幼儿用配对的方法将鞋子布置成展览会。

幼儿用配对的方法寻找箱子里和地板上散乱的鞋子,把它们整齐地摆在教师指定的地方。

2、幼儿参观“鞋子展览会”

通过看看、摸摸、比比、说说,感受鞋子的美和多样性。

教师随机观察、引导,帮助幼儿注意各种鞋子的不同质地。

三、探索交流

1、鼓励幼儿自主寻找喜欢的.鞋子,尝试在低矮的物体上持物行走,提高身体的平衡性。并穿一穿、试一试。

2、教师随机与幼儿交流,请幼儿谈谈穿上不同鞋子的感受,并组织集体交流。引导个别幼儿穿上鞋子在集体面前跳一跳,让大家一起来观察。

3、引导幼儿小结:穿鞋要合脚。小朋友穿上合脚的鞋,走一走、跑一跑、跳一跳才会舒服。

四、鞋子找家

请幼儿按教师提供的鞋子图标,对鞋子进行分类。

教师边出示标志,引导幼儿如何更好地进行归类。

五、穿上合脚的鞋到户外游戏

活动反思:

我发现,虽然刚入园时孩子对家人的依赖较强,自理能力和常规知识懂得较少,但他们同时又是聪明的和善于学习的。只要老师勤于指导、巧妙构思和设计一些教育环节,就能帮助幼儿尽快适应集体生活,同时养成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科学教案 篇4

设计意图:《纲要》中指出:“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在我们长兴泗安镇有一个扬子鳄保护区,作为长兴的孩子对家乡的扬子鳄有一定的了解,为家乡有一个扬子鳄保护区而感到骄傲、自豪。因此,我设计了《亲亲扬子鳄》这一科学活动。

活动目标:

1、了解扬子鳄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惯,萌发观察兴趣。

2、知道扬子鳄是我国的一级保护动物,我们家乡有一个保护区,萌发对家乡的自豪感。

活动准备:

有关扬子鳄的ppt

活动过程:

一、播放ppt,导入课题。

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谁生活在这里?

二、分段播放ppt,进一步了解扬子鳄。

讨论:1、扬子鳄长什么样子?它的身上是什么颜色的?

2、扬子鳄生活在什么地方?怎样走路的?

3、看,这是什么呀?(扬子鳄一动不动地趴在水草上。像根烂木头。)

4、扬子鳄喜欢吃什么?

教师小结:扬子鳄身长有2米左右,头扁扁的,有四条短短的腿,一条拖在地上的尾巴,是暗灰色的,还有一点不明显的谈颜色横带。它喜欢生活在水里,在江湖、水塘边挖洞来住,常常爬到岸上晒太阳,扬子鳄喜欢吃螺丝、青蛙、虾、及老鼠、鸟类,遇上较大的动物它会用粗硬的.尾巴把小动物打死后再吃。它是肉食动物,和老虎、狮子一样是凶猛的动物。

三、爱护扬子鳄

1、教师简单介绍家乡的扬子鳄保护区。

提问:作为一名小主人,你认为我们应该怎样爱护家乡的扬子鳄。(联系实际生活)

2、小结:扬子鳄是我们国家的一级保护动物,因为它在我们地球上的数量很少。它是我们人类的朋友,我们每个人都要爱护它、保护它,不能捕杀它。

四、延伸活动:

在美工区中让幼儿设计保护扬子鳄的标志图。

科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认真倾听习惯。

2、学习动物叫的声音及动作,及模仿能力。

3、让幼儿学会初步的记录方法。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准备:

ppt、动物叫声、图片

设计意图:

喜爱动物是孩子们的天性,尤其是中班幼儿。此活动充满童趣,容易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且将音乐、游戏融入教学活动过程中,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特点。正如《纲要》中所述:"既符合幼儿的兴趣和现有经验,又有助于形成符合教育目标的新经验;既贴近幼儿的生活,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

活动过程:

一、音乐律动

二、奇思妙想,想一想

1、小朋友,你家里有哪些动物?

2、那你喜欢什么小动物,你会学它的叫声吗?

三、眨一眨,我的眼睛亮亮的

1、逐一播放小动物的`图片及声音

(狗、猫、牛、羊、鸡、鸭、青蛙、猪)

3、你听到有哪些动物的叫声?

四、猜一猜,看一看

1、小动物的叫声可真好听,让我们大家一起来学学它们的叫声吧!

2、你喜欢什么动物呢?请你学学它的叫声?幼儿学小动物的叫声,教师出示图片。

五、活动结束

今天,小朋友学会了动物的叫声,回家与家人一起分享快乐!

附儿歌:《有趣的叫声》

我是小牛,我就这样叫,哞———,哞———,

我是小猫,我就这样叫,喵—,喵—,

我是小鸭,我就这样叫,嘎,嘎,嘎,嘎,

我是小鸡,我就这样叫,叽叽,叽叽,叽叽,叽叽。

活动反思:

教师没有泛泛地讲解声音有多少种变化,而是鼓励幼儿自由地交流一句话来体现他们探究的声音变化的过程,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特点,纷纷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

《科学教案5篇【经典】.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