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大班美术教案范文集合七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班美术教案7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班美术教案 篇1活动目标:
1.在积极回忆地基础上,尝试表现游戏的内容和情境。
2.能通过人物的造型和丰富的色彩表现游戏中快乐的情绪。
3.能耐心细致地涂色,保持画面的整洁。
活动准备:
1.幼儿平时游戏时的照片。
2.画纸、蜡笔等绘画材料和工具。
3.幼儿用书:(玩游戏真开心)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幼儿游戏时的照片,引导幼儿表达在幼儿园游戏时的愉悦心情。
教师:你喜欢在幼儿园玩什么游戏?玩游戏时的时候你的心情是什么样的?
(二)教师出示幼儿用书,与幼儿细致的讨论游戏时的场景,为幼儿的`绘画做准备。
教师:你喜欢的这个游戏是怎么玩的?需要几个小朋友一起玩具?玩时你们做了哪些动作?脸上的表情是什么样的?怎样才能让别人看出你们是在玩什么游戏?还需要什么呢?
(三)幼儿操作,老师观察指导,鼓励幼儿运用丰富的色彩表现游戏时的愉快心情。
教师:请你把你最喜欢玩的游戏画下来,想一想,涂上什么颜色比较合适?为什么呢?
(四)展示幼儿作品,引导幼儿相互欣赏交流。
教师:你画的是什么游戏?你是怎么表现玩游戏时的愉快心情的?
活动延伸:
区角设置:在游戏区域为幼儿准备画纸、蜡笔等绘画材料和工具。让幼儿多操作,多加练习。
环境创设:将幼儿的作品布置在幼儿的游戏区域,一方面装饰幼儿的游戏环境,另一方面可让幼儿继续欣赏、充实自己的作品。
大班美术教案 篇2活动目标: 1.幼儿欣赏邮票,尝试用鲜明、柔和的色彩装饰邮票。 2.增进幼儿装饰美和色彩美的感受和经验。
活动准备: 1.剪好花边的铅画纸 2.记号笔、油画棒。(人手一份) 3.集邮册3本。
活动重点: 幼儿学会用鲜明、柔和的色彩装饰邮票。
活动流程: 欣赏邮票--师生讨论--幼儿作画--评价活动
活动过程: 1.引起兴趣 2.前两天老师去邮局寄一封信,可是邮局的叔叔说这封信少了一样东西不能寄,请你们帮我看看到底少了什么?(出示信封) 3.这封信到底少了什么?(邮票) 4.你们知道邮票有什么用途吗?(寄信) 5.有的人喜欢把一些用过的和没用过的邮票收集起来,有空的时候拿出来看看,这是为什么呢?(因为邮票很美可以欣赏) 6.老师今天也带来一些邮票,我们也来欣赏一下好吗? 7.师生讨论 8.你看到邮票是怎样的?(有花边、有币值、有美丽的图案……) 9.刚才有小朋友看见邮票上有美丽的图案,和表示邮票价钱的币值,在邮票的旁边有白色花边。 10.这是邮票设计师们设计。如果你是邮票设计师,你准备设计怎样的邮票图案? 11.邮票的`旁边有一条白边,我们在设计的时候也要留下一条白边,然后在邮票上写上中国邮政4个字,这样就像邮票了。 12.谁愿意将你心里想的邮票图案画给小朋友看呢? 13.幼儿示范 14.幼儿作画 15.你们想不想也设计一张邮票? 16.请你们先想想你想设计一张怎样的邮票,然后再画到纸上。 17.幼儿作画,教师指导。提醒幼儿要在设计好的图案旁留下一条白边。 18.活动评价 19.谁愿意将你设计的邮票介绍给大家听听。 20.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
美工活动“牙齿切碎机”活动后感
本周进行了美工活动“牙齿切碎机”,整个活动中,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很高,思维活跃。当我向幼儿展示自己制作的“大嘴怪”时,孩子们的兴趣一下子就上来了,纷纷议论“大嘴怪”怎么吃东西。活动开始我引导孩子们对牙齿模型进行认真地观察、并互相讨论,让孩子们知道前面的牙齿是门牙,门牙旁边的是犬牙,犬牙旁边的是磨牙,并说出它们各自的分工及合作过程。接下来我先请大家讨论怎样制作牙齿切碎机,在亲手制作“大嘴怪”时,孩子们显得更为积极主动,他们根据牙齿的各部分关系用铅笔在纸上画好一排牙齿,然后根据画好的牙齿剪下来,再把它们粘贴到剪开的纸盒里。
在这一过程中,很多孩子都做得比较成功,但也有一部分孩子因为没有事先设计好就动手剪,结果牙齿的构造没剪对,被旁边的小朋友一说,他们只好重新剪过,耽误了些时间。粘牙齿是本活动的难点,有些孩子一下子就粘好了,有些孩子因为小手指不够灵活粘起来很费劲。不久大家都把牙齿粘好了,接下来就是打份自己的牙齿切碎机:给它画上眼睛,头发,耳朵等。这一过程都难不倒孩子,大家都能把自己的牙齿切碎机按自己的意愿打扮好。最后我请幼儿给牙齿切碎机喂食,大家用一些废旧的报纸等给牙齿切碎机做食物,“嗷,咕咚”,牙齿切碎机一口一口吃东西了,哦,大家玩得真开心啊!我把幼儿做好的作品放在区角中,让孩子可以随时玩一玩。
通过这次活动,孩子们在设计,制作,体验中进一步对自己牙齿更加了解,并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大班美术教案 篇3一、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拾穗者》和认识色环,让幼儿了解秋天的色彩,并寻找秋天的主色调。
2、通过综合美术活动,进一步提高幼儿运用多种工具材料和艺术形式自主分工及独立创作能力,培养幼儿对艺术活动的兴趣和热爱。
3、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及动手实践能力。
二、活动重点、难点: 幼儿能自主分工,运用多种工具、材料协作绘画。
三、活动准备:
1、四张已画好的底稿画。(幼儿前一次活动画好的)。
2、色环卡和挂图《拾穗者》
3、水粉颜料、水粉笔、腊光纸、有色纸、皱纹纸等。
4、胶水、小盘子和奖励孩子的五角星等。
四、活动过程:
1、出示挂图《拾穗者》请幼儿欣赏画面以及画面的色彩并简单的介绍这幅画(法国著名的印象派画家米勒的作品)。
(1)图中是哪个季节的景色?(秋季)
(2)图中画了什么?(画了三位农妇在拾穗子)
(3)图中都有哪些丰富的色彩?(淡黄色、橘黄色、柠檬黄、黄绿色等)
(4)在这幅图中哪种颜色最多或是以哪种颜色为主?(黄色)
2、出示色环,请幼儿仔细观察。
(1)与幼儿共同寻找属于秋天的颜色,并共同探讨它们的名称。
(2)在观察中,使幼儿了解秋天的颜色属于暖色调,并知道暖色调的色彩组成。
3、和幼儿一起逛《五彩超市》,分成四组,每组小朋友自己商量,选择各组想要的材料完成前一次活动的作品。
在活动中提醒幼儿注意:
< ……此处隐藏4206个字……课件参与美术欣赏教学能大大地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思维积极,想象丰富,调动了幼儿的学习兴趣,从而促使孩子们全面和谐的发展。多媒体声色并茂、动静结合、高度智能化等强大的技术,是传统教学中无法或难以表达的内容,形象直观地展现在幼儿的面前,激发幼儿在多样化的活动过程中多方位、多角度地感受美、发现美和表现美。牵引幼儿眼、耳、手、口、脑等多种感知通道,按照自己的意愿和兴趣来表达自己的体验和情感,在情感共鸣中获得满足。在幼儿有需要自我表达的愿望时,幼儿就会用动作或美术的.手段来表达自己的感受。例如:《京剧脸谱》,在现代孩子的眼中,京剧脸谱并不是国粹,而是普通的面具,而且还有一点可怕。可设计一个教学课件,绘制或下载各种京剧脸谱片段以及各种精美的图片,另外还有各种脸谱的优秀美术作品,幼儿大开眼界,轻松地掌握京剧脸谱的特征,使孩子兴趣大增,画出了各具特色的京剧脸谱,真是栩栩如生,充满童趣。二、课件内容丰富,增强欣赏品质:
课前我通过上网、下载、扫描图片等方式找到需要欣赏的教学图片,通过软件制成的课件,让幼儿看到画面品质完好的作品,解决了没有真实作品让幼儿欣赏的难题。
同时还增加了京剧表演的片段《五台山》和同龄孩子的京剧作品,配上音乐、画面、文字提示等,在欣赏的过程中,孩子们都情不自禁的模仿起来。在模仿与欣赏中让孩子掌握了京剧脸谱的各种知识,丰富了孩子的知识面。又丰富了教师讲课内容,又提高了教学质量。
三、课件发散思维,增强创造性:
21世纪人们称之为信息时代、多媒体时代、创造性时代。幼儿园《纲要》中指出艺术教育就是要激发幼儿的艺术创造性。美术欣赏教育作为艺术教育的另一面也省不了要培养幼儿的创造性,同时当今社会又是一个瞬息变化的社会,他需要有创造性的人才来适应和推动。而课件的应用,在幼儿创新意识的培养中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 在《京剧脸谱》教学中,在欣赏同伴作品以及一些夸张的作品中,让幼儿体验到作品的滑稽和幽默。为幼儿的创造提供了形象,同时也消除了不能完美表现京剧脸谱的顾虑。在此基础上,我又适当地加以引导、点拨,幼儿思路开阔,想象力,创造力也随之调动了。
多媒体课件的运用,使“京剧脸谱”的课堂变得有趣而灵动。使幼儿多角度、多方位地参与美术活动,也是一种极有效的教育方法,促进了教师教育活动过程中“教”的趣味性,为课堂增添了活力! 但我还觉得有些细节方面还应当有所优化。在幼儿发现京剧表演和平常表演不一样的地方时,幼儿最先提到的是颜色(这符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可依据幼儿的思路来一一探究,就从颜色着手,让幼儿说出颜色中隐藏的秘密,接着再是图案花纹等等。
另外,在引导幼儿对京剧脸谱的象征意义进行讨论的时候,可出示代表人物的图片,比如黑脸的代表人物是包公,白脸的代表人物是曹操,金脸的代表人物是孙悟空,使小朋友们一看就能大概的了解其中的含义。在引领幼儿感受脸谱的色彩上我有些急于总结,应该给幼儿更多自由议论和互相交流的时间,然后再让幼儿表达对脸谱的感受,那样幼儿才能充分表达对脸谱的感受,而不是单纯的“旁观者”和“听众”,使每个幼儿都切实参与到活动中来。最后表演的内容也可以丰富一些,可先让小朋友们选择自己喜欢的脸谱,说出自己对脸谱的理解,再戴上进行表演,这就起到了一定的巩固作用,幼儿在表演活动中充满兴趣,过目不忘。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我们应创造条件让幼儿多接触一些中国的传统艺术,萌发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将不断引领幼儿感受中国传统艺术的魅力,同时我也将不断探索美术欣赏教学实践活动,在提升幼儿欣赏美、感受美的同时使自己的欣赏水平不断的得到提升。
勤思才能出好课,每一次教学活动的都不是一遍就成功的,只有在不断的思考和反思中,才能不断的调整进步。我将在反思中提升自己,不断成长!
大班美术教案 篇6活动要求:
1、学习用手指印画螃蟹的背壳,激发幼儿的创作兴趣。
2、再用色笔添画各种动态的螃蟹。
3、结合画面学习讲述情节简单的故事。
4、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5、引导孩子们在活动结束后把自己的绘画材料分类摆放,养成良好习惯。
活动准备:
1.红、蓝水粉颜料若干份,笔、幼儿用纸、抹布。
2.录音机、磁带。
活动过程:
1.听音乐做水底动物动作。
(1)幼儿听音乐做动作。
(2)教师示范做动作,幼儿观看猜是什么动物。
2.教师出示范画并讲解示范。
(1)结合画面讲述故事内容。
(2)示范用手指蘸颜料,在纸上摁一下,成螃蟹的.背壳。
(3)然后用水彩笔添画腿和大钳(鼓励幼儿变换腿和大钳的方向,画出不同动态的螃蟹)。
(4)最后添画。
3.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1)鼓励幼儿画出几种不同的形态,启发自编情节,边讲边画,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创造性。
(2)提醒幼儿保持桌面、地面和画面的清洁。请幼儿互相欣赏各自的作品,并结合图画自己编故事。
活动反思:
今天这个科学活动《螃蟹》中张老师为小朋友们创设了一个自主探索的空间,让他们与同伴尽情的观察与交流,让他们与材料进行充分的互动,让幼儿真正的成为活动的主人。而教师要做的就是要充分的尊重孩子,抓住他们的兴趣点,适时的点拨引导,这样才能激起孩子持续的探究欲望,发现有价值的探究点。
小百科:螃蟹(páng xiè)属软甲纲,十足目,是甲壳类动物,身体被硬壳保护着,靠鳃呼吸。在生物分类学上,它与虾、龙虾、寄居蟹是同类动物。
大班美术教案 篇7活动目标:
1. 尝试利用多种材料进行自由地滴、洒、印、滚、画、量、剪,在大白布上进行创意美术。
2. 能小组分工合作运用多种形式进行大胆创作,设计制作出个性化的美术作品。
3. 体验多种材料的表现特征和画布变化的愉悦感受。
活动准备:
瓶盖上有洞的矿泉水瓶、喷水壶、漏斗勺、玩具汽车、纸团、塑料玩具、奶瓶、水枪、丝网等。
水粉颜料、长方形大白布、抹布、毛笔。
活动过程:
一、玩色游戏《多彩布》,运用多种媒体和表现方式美化大白布
1、欣赏波洛克的画,感受其线条和色彩的`美化。
2、观察画家作画的图片,建立自己的创作方式。
3、运用多钟媒材,开展创意美术。
二、DIY《画布变时装》,小组分工合作设计制作个性化时装。
1、每组讨论制作时装的方案。
2、播放音乐,幼儿尝试用多彩布制作时装。
3、运用彩色笔、线绳、丝带、双面胶、夹子等辅助材料完成作品。
三、走秀表演,感受多彩布变身时装的快乐。
1、师幼互身穿自制的服装共同展示作品。
2、请设计师和模特牵手展示,设计师向大家介绍本组的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