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朋友》幼儿园教案

时间:2025-11-22 04:30:12
《好朋友》幼儿园教案

《好朋友》幼儿园教案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好朋友》幼儿园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好朋友》幼儿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 倾听故事,理解小动物们的想法。

2. 体验同伴之间浓浓的关爱之情并进行互动分享。

活动难点:

1. 重点:理解故事内容,体验美好的分享感受。

2. 难点:用清晰流畅的话语表述小动物给好朋友送食物时的想法。

活动准备:

1. 相关小动物(小兔、小猴、小鹿、小熊)的手偶,自制萝卜玩具一个 。

2. PPT,故事。

活动过程:

一、 下雪了。

1. 观察ppt,感受雪天的寒冷。

冬天到了,天空中飘下来什么?大地变成了什么颜色?

下雪天,我们会感觉特别怎么样?

下雪的日子特别冷,饿着肚子的小动物们想去外面找吃的,你觉得他们会找到东西吃吗?为什么?

二、 萝卜送给你

1. 倾听故事第一段,感受小兔找食物的想法。

小兔子肚子饿了,他出门找食物时,想到了谁?

在雪地里,小兔找到了什么?

小兔找到萝卜后怎样?

2. 倾听故事第二段,感受手小猴子找食物时的想法。

小兔去小猴家的时候,小猴在吗?他去做什么了?

小猴在找食物的时候想到了谁?他是怎么说的?

3. 倾听故事第三段,进一步感受小动物们相互的关爱。

回到家,小鹿发现有一个大萝卜,他是哪里来的?

大家一起告诉小鹿吧!

4. 倾听故事第四段,尝试学小动物的话

小熊也在外面找食物呢,他在外面边找边想,他会想什么呢?

三、 萝卜回来了。

萝卜又到了小兔家,萝卜回来了小兔怎么想的?

1. 完整倾听故事。

我们在来听一遍故事,小朋友可以学学小动物的`话“某某一定很饿,我把萝卜带去和他一起吃”。

萝卜是谁找来的食物?最后又回到谁那里?

为什么大萝卜最后回到了小兔哪里去了?

你想夸夸谁?为什么?

故事里的小动物相互关心,一起分享,都很棒!

活动反思:

这节课的选材太难,对小班孩子来说故事内容比较长到后半部份幼儿的专注力有一定难度,故事对小班孩子来说有点复杂,可以简化情节减少角色的方式,降低教学难度。重点和难点还没有落实到位,重点是理解故事内容,体验美好的分享感受,第一段教师自己讲述,第二段这里老师可以引导孩子去说,这样孩子就会说,不回到后面孩子还不会完整的说:“某某小动物一定很饿,我找到东西跟他一起吃。

”教师应该让幼儿自己去说,教师不要说的太多,这样不会到最后萝卜是谁找来的食物,有回到了谁那里幼儿还不是特别的清晰。

  《好朋友》幼儿园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相邻数,探索三个相邻数之间的关系。

2、感受10以内的自然数列的等差关系。

3、学习与同伴友好交往、合作游戏的方法,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4、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5、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教学的快乐。

教学准备:

幼儿用书、数字卡、纸牌1—10人手一份

教学过程:

1、玩游戏“找邻居”,理解“邻居”词义。

2、认识相邻数,探索并体验三个相邻数之间的关系。

(1)出示随意摆放的数字卡1_10,抽一个数字问小朋友它的邻居是谁?为什么?

(2)启发孩子用刚才学习的方法找出其他数的相邻数谁和谁?

3、游戏:找邻居巩固对相邻数的认识。

游戏1:看谁找得快;

游戏2:口头游戏,看谁说得快;

游戏3:游戏《我的朋友在哪里》。

4、操作幼儿用书,并完成练习。

(1)引导幼儿填空。

(2)教师:是相邻数的西瓜娃娃手拉手才是好朋友,请在空白框里写上数字使它们成为好朋友。

(3)幼儿互相交流操作结果。

教学反思:

在学习《10以内的相邻数》时,我结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把游戏贯穿到教学当中。并结合生活中的`邻居关系,把相邻数的概念渗透在其中,从而提高幼儿学习相邻数的兴趣。

在这个教学中我运用的是直奔主题的方法进行的,如一开始我就出示“相邻”两个字,让孩子通过座位理解“相邻” 就是左右、旁边的意思。这个方法还是不错的,孩子根据这一特点在后面的操作中都能很快地找出各个数字的相邻数。而且整个过程中孩子都非常感兴趣,孩子的学习兴趣都比较高。在教学的过程中,请小朋友为数子卡片找邻居的这一过程,我是从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让幼儿在主动探究中掌握“相邻”的关系。

最后运用“看谁找得快”、“看谁说得快”“我的朋友在哪里”游戏,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孩子们的探究愿望,更有利于幼儿掌握知识,完成目标。但在让孩子比较各组相邻数的规律时,由于我操之过急,只是让孩子观察一组数字教师就小结,没有通过多组数字引导孩子自己去发现:“中间的数字比前面的数多1,比后面的数少1这一规律”。还有这节教学在时间上把握的不好,时间稍长。在今后的教学中需把教学的时间控制在规定范围内。

  《好朋友》幼儿园教案 篇3

目标:

1.能初步用排比方式创编儿歌,体现对标志的认识。

2.积极参与班级讨论,尝试共同创编儿歌,体验创编儿歌的乐趣。

准备:

1.幼儿对各种标志颜色和作用有了了解。

2.标志卡片。

3.纸、笔。

  过程:

1.巩固对标志的了解。出示标志卡片,说说标志卡片的颜色和含义,进一步知道标志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

2.创编儿歌。

a.教师念儿歌上半部,激发幼儿创编下半部的愿望。妈妈告诉我:标志是我们的好朋友。它虽然不会说话。却能告诉我们:这是什么地方?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标志,真能有这么神奇吗?

b.幼儿集体创编儿歌。

c.启发幼儿从标志的颜色、作用入手来创编儿歌。

d.从一方面入手(如:黄色的.标志是警告……),共同来创编。

3.共同整理诗歌,并记录下来

  建议:

1.教师要及时地把幼儿创编的儿歌记下来,出示的标志可以启发幼儿创编儿歌。

2.要及时 ……此处隐藏3234个字……别人也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

活动反思在活动开始,首先通过谈话让宝宝了解了生活经验中,生病的原因及自己的感受。接着以《越越生病了》的故事让宝宝进一步加深了生病的原因,懂的了疾病对人的危害,知道了手足口病、水痘等病是会传染的,并且获得了讲卫生、勤喝水、多锻炼等防疾病的经验。

  《好朋友》幼儿园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感受好朋友的意义。

2、讲述自己和好朋友的故事。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了解故事内容,通过故事感受好朋友的意义

活动难点:学习用完整的语言讲述自己和好朋友的故事。

活动准备

课件、教学大书、字条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歌表演:找朋友(教师带领幼儿一起表演)

师:小朋友你们找到朋友了吗?谁都是你的朋友呢?

你为什么找他(她)做朋友?

二、基本部分:

1、观看课件,启发提问,引导幼儿讲述。

(1)、故事中这个小朋友的好朋友都是谁?

(2)、故事中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谁在帮助他?

2、引导幼儿欣赏大书《好朋友》

师:刚才动画里的小朋友和他的好朋友都藏在了这本大书里,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发生了什么事情?

3、引导幼儿回答问题:

(1)你有好朋友吗?他是男孩子还是女孩子?

(2)故事中的小朋友都有哪些好朋友?他们喜欢做什么?

(3)故事中的小朋友有困难时谁在帮助他?

(4)你喜欢和你的好朋友做什么?

(5)当好朋友遇到困难时,我们应该做什么?

4、教师和幼儿一起完整的阅读故事。

5、小组讨论活动:(2-4人一组)

请幼儿和自己的好朋友一起讨论最喜欢一起做什么事情?

6、学习用: 好朋友喜欢一起…….也喜欢一起………..。的句式说一说自己和好朋友一起喜欢做什么?

教师在黑板上出示字条:(幼儿边说教师边记录)

例:好朋友喜欢一起…….(看书)也喜欢一起……(玩玩具)。

好朋友喜欢一起…….(唱歌)也喜欢一起………..(跳舞)

7、引导幼儿用完整的语言讲述自己和好朋友之间的故事

8、教师小结:

好朋友可以是个男孩,也可以是个女孩。好朋友可以是个小孩,也可以是个大人。好朋友可以是动物,也可以是玩具。好朋友可以是你身边的人,也可以是故事里的人。好朋友喜欢一起唱歌也喜欢一起做游戏。好朋友喜欢看书,也喜欢一起画画。在你为难的时候,好朋友会安慰你。在你遇到困难的'时候,会帮助你。好朋友有时会吵架,但最后还是好朋友。那个愿意和你在一起的人,就是好朋友。

三、结束部分:

1、请幼儿在生活中找找自己的好朋友。

师:小朋友在我们的身边、在活动中、在游戏中、在生活中我们都会有许多的好朋友,大家一起互相帮助,一起快乐健康的成长,请你们继续寻找生活中的好朋友,下次将自己和好朋友的故事带来与大家一起分享吧!

2、游戏:找朋友(部分幼儿藏起来,另一部分找找自己的好朋友)活动在游戏中自然结束。

幼儿园故事好朋友教案,生活在这个世界,每个人都是一个单独的个体,但是单独的个体都是孤独的,在家有父母,在外就只能靠朋友了,幼儿们应该要从小开始,知道好朋友的定义。

  《好朋友》幼儿园教案 篇11

活动目标:

1、感知理解书中两两相关物品之间的“朋友”关系,初步感知文字与画面的关系。

2、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大胆地从日常生活中寻找相关的物体并进行简单的仿编。

3、感知体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活动准备:

1、贴绒图片:水壶、水杯;桌子、椅子;锁、钥匙;雨伞、雨鞋;鸟笼、鸟。

活动过程:

1、实物匹配。

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说说,黑板上有什么?想一想,它们谁和谁是一对好朋友?启发幼儿将相关的图片放在一起。

2、引导幼儿阅读图书。

用实物投影仪将幼儿用书放大,教师边讲述画面内容边指着画面的汉字。建议教师这样提问:水壶的朋友是谁?水壶对水杯说什么?水杯说什么?然后带领幼儿全体幼儿完整阅读画面上的文字,按此方式带领幼儿逐页地阅读图,最后,指着鸟说:鸟和鸟笼是好朋友吗?为什么?小鸟的好朋友是谁?小鸟为什么说蓝天是它的好朋友?还有谁也小鸟的好朋友?

3、教师带领幼儿逐页阅读画面,采用分角色对话的形式完整地读。

教师可安排幼儿对话,教师讲独白语言,与幼儿一起完整地阅读图书。通过重复讲述:“我们是一对好朋友”。“对”,这些反复出现的句子再加深幼儿对阅读活动的兴趣。

4、运用已有经验,创编新的相关事物,扩展图书的内容。

教师:除了书上的几对好朋友外,你还知道哪些东西是好朋友?鼓励幼儿大胆想象。例如:碗和筷子,铅笔和铅笔盒,裤子和上衣,碗和勺子等。带领幼儿用书中的格式完整地仿编句子。例:碗对筷子说:“我们是一对好朋友。”筷子说:“对!”

5、音乐游戏:找朋友。

音乐起,幼儿随着音乐表演邀请“找朋友”,感知体验找到好朋友的快乐。

  《好朋友》幼儿园教案 篇12

活动目标:

1.认识常见的益虫,知道益虫的名称和外形特征。

2.了解不同的益虫给黄瓜带来的不同益处。

3.懂得要保护益虫。

活动准备:

益虫课件图片、小农场里害虫和益虫图片。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你知道小农场有哪些小动物?它们是蔬菜的敌人还是朋友?

二、认识益虫

小农场还有一群小动物,你们看它们是谁呀?

1.出示各种益虫的图片:

(1)观察认识蜻蜓、七星瓢虫、螳螂:它们是谁?长得怎么样?它们到农场里来做什么?它们是怎么样捉害虫的'?

小结:蜻蜓用三对有锋利钩刺的足,边飞边捕捉害虫。七星瓢虫每天要吃掉一二百只蚜虫。螳螂用它镰刀般的前足捉害虫,一天能捕捉300多条害虫,它们都是捕捉害虫的小能手,是蔬菜的好朋友。

(2)观察认识蜜蜂、蝴蝶

它们是谁?猜猜蜜蜂蝴蝶是蔬菜的朋友还是敌人呢?它们到农场里来做什么?它们有哪些长得一样的地方?哪些地方长得不一样?

小结:黄瓜、开花了,蝴蝶、蜜蜂就来帮助传播花粉,让黄瓜结好多的果实,蜜蜂和蝴蝶也是蔬菜的好朋友。

(3)观察认识蚯蚓

这是谁啊?它生活在什么地方?(泥土里、地底下)它有什么本领呢?

小结:蚯蚓每天生活在泥土里,在地底下钻来钻去,帮助黄瓜松土,让黄瓜长得更好,它是黄的的好朋友。

三、保护益虫

我们的菜园里有害虫,也有益虫。我们小朋友要消灭害虫,保护好菜园里的益虫。

《《好朋友》幼儿园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