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重阳古诗

时间:2025-07-22 06:39:09
九九重阳古诗

九九重阳古诗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对古诗都再熟悉不过了吧,古诗是中文独有的一种文体,有特殊的格式及韵律。古诗的类型有很多,你都知道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九九重阳古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九九重阳古诗1

[宋]

姚云文

《紫萸香慢·近重阳》

近重阳、偏多风雨,绝怜此日暄明。问秋香浓未,待携客、出西城。正自羁怀多感,怕荒台高处,更不胜情。向尊前、又忆洒酒插花人。只座上、已无老兵。凄情。浅醉还醒。愁不肯、与诗平。记长楸走马,雕弓ㄇ柳,前事休评。紫萸一枝传赐,梦谁到、汉家陵。尽乌纱、便随风去,要天知道,华发如此星星。歌罢涕零。

九九重阳古诗2

《九九重阳》

蟋蟀催寒服,茱萸滴露房。酒巡明烛刻,篱菊暗寻芳。[李益]

新月和秋露,繁星混夜霜。登高今夕事,九九是天长。[广宣]

作者介绍:

李益(约750—约830),唐代诗人,字君虞,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人,后迁河南洛阳。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以边塞诗作名世,擅长绝句,尤其工于七绝。

九九重阳古诗3

[元]

张可久

《风入松湖上九日》

哀筝一抹十三弦。飞雁隔秋烟。携壶莫道登临晚,双双燕、为我留连。仙客玲珑玉树,佳人窄索金莲。琅琅新雨洗湖天。小景六桥边。西风泼眼山如画,有黄花、休恨无钱。细看茱萸一笑,诗翁健似当年。

九九重阳古诗4

1、《九月十日即事》

唐·李白

昨日登高罢,今朝再举觞。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2、《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3、《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

唐·岑参

九日黄花酒,登高会昔闻。

霜威逐亚相,杀气傍中军。

横笛惊征雁,娇歌落塞云。

边头幸无事,醉舞荷吾君。

4、《九日醉吟》

唐·白居易

有恨头还白,无情菊自黄。

一为州司马,三见岁重阳。

剑匣尘埃满,笼禽日月长。

身从渔父笑,门任雀罗张。

问疾因留客,听吟偶置觞。

叹时论倚伏,怀旧数存亡。

奈老应无计,治愁或有方。

无过学王绩,唯以醉为乡。

5、《九日登巴台》

唐·白居易

黍香酒初熟,菊暖花未开。

闲听竹枝曲,浅酌茱萸杯。

去年重阳日,漂泊湓城隈。

今岁重阳日,萧条巴子台。

旅鬓寻已白,乡书久不来。

临觞一搔首,座客亦徘徊。

6、《九日怀襄阳》

唐·孟浩然

去国似如昨,倏然经杪秋。

岘山不可见,风景令人愁。

谁采篱下菊,应闲池上楼。

宜城多美酒,归与葛强游。

7、《九日齐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8、《采桑子重阳》

毛泽东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9、《闰九月九日独饮》

唐·白居易

黄花丛畔绿尊前,犹有些些旧管弦。

偶遇闰秋重九日,东篱独酌一陶然。

自从九月持斋戒,不醉重阳十五年。

10、《九日题涂溪》

唐·白居易

蕃草席铺枫叶岸,《竹枝》歌送菊花杯。

明年尚作南宾守,或可重阳更一来。

11、《重阳席上赋白菊》

唐·白居易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12、《九月九日》

唐·崔善为

九日重阳节,三秋季月残。

菊花催晚气,萸房辟早寒。

霜浓鹰击远,雾重雁飞难。

谁忆龙山外,萧条边兴阑。

九九重阳古诗5

《九日齐山登高》

唐 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九九登高,并不仅仅登临饮宴、赋诗作文而已,它还是有其他活动的。这些活动综合而成为"登高会"。登高会也叫"茱萸会",因此也被称为 "茱萸节"。

饮菊花酒也是重阳节的活动之一。金秋九月,菊蕊笑绽,氤氲芬芳,故而九月也叫"菊月"。菊也和九九重阳密不可分。重九也叫"菊节"、"菊花节"。在这天,人们就有了赏菊、簪菊、饮菊酒、食菊糕的习俗。

孟浩然的《过故人庄》便反映了唐人过重阳宴饮友人、赏菊的风俗。

《过故人庄》

唐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白居易也作有《重阳席上赋白菊》,来表达当时的轻松愉快的心情。

诗中写道:"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白霜。还以今朝歌舞席,白头翁入少年场。"赏菊的同时,人们自然想到了以菊花入酒,浸泡而饮,希望能延年益寿。

除去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更是重阳节的`重要项目。重阳糕是用面粉蒸制,以枣、栗、肉为佐料。蔡云的《重阳糕》中有着形象的描述:

《重阳糕》

唐 蔡云

蒸出枣糕满店香

依然风雨古重阳

织工一饮登高酒

篝火鸣机夜作忙

重阳食糕的习俗,是想借"糕"谐"高",以求步步高。此外,重阳糕不仅自家食用,还馈送亲友,称"送糕";又请出嫁女儿回家食糕,称"迎宁"。

九九重阳古诗6

[I]

九日

唐朝:李群玉

年年见菊羞,十悲秋去楚台。

半日树倒,一行斜雁来人。

云勇不梦王翔,野水伤宋。

管阑珊来客,黄昏独自吟诗背。

[2]

杨尚书,朱功崇阳人< ……此处隐藏2172个字……>

长房萸早熟,彭泽菊初收。

何藉龙沙上,方得恣淹留。

九月九日刘十八东堂集

唐李颀

风俗尚九日,此情安可忘。

菊花辟恶酒,汤饼茱萸香。

云入授衣假,风吹闲宇凉。

主人尽欢意,林景昼微茫。

清切晚砧动,东西归鸟行。

淹留怅为别,日醉秋云光。

九日寄郑丰

唐皇甫冉

重阳秋已晚,千里信仍稀。

何处登高望,知君正忆归。

还当采时菊,定未授寒衣。

欲识离居恨,郊园正掩扉。

醉花阴

宋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行香子

宋李清照

天与秋光,转转情伤,探金英知近重阳。

薄衣初试,绿蚁新尝,渐一番风,

一番雨,一番凉。

黄昏院落,凄凄惶惶,

酒醒时往事愁肠。

那堪永夜,明月空床。

闻砧声捣,蛩声细,漏声长。

浣溪沙

宋苏轼

珠桧丝杉冷欲霜。

山城歌舞助凄凉。

且餐山色饮湖光。

共挽朱幡留半日,

强揉青蕊作重阳。

不知明日为谁黄。

斗百花

宋柳永

飒飒霜飘鸳瓦,翠幕轻寒微透,

长门深锁悄悄,满庭秋色将晚。

眼看菊蕊,重阳泪落如珠,

长是淹残粉面。鸾辂音尘远。

无限幽恨,寄情空殢纨扇。

应是帝王,当初怪妾辞辇,

陡顿今来,宫中第一妖娆,

却道昭阳飞燕。

水龙吟

宋辛弃疾

只愁风雨重阳,思君不见令人老。

行期定否,征车几两,去程多少。

有客书来,长安却早,传闻追诏。

问归来何日,君家旧事,直须待、为霖了。

从此兰生蕙长,吾谁与、玩兹芳草。

自怜拙者,功名相避,去如飞鸟。

只有良朋,东阡西陌,安排似巧。

到如今巧处,依前又拙,把平生笑。

生查子

宋辛弃疾

一天霜月明,几处砧声起。

客梦已难成,秋色无边际。

旦夕是重阳,菊有黄花蕊。

只怕又登高,未饮心先醉。

诉衷情

宋晏殊

芙蓉金菊斗馨香,天气欲重阳。

远村秋色如画,红树间疏黄。

流水淡,碧天长,路茫茫。

凭高目断,鸿雁来时,无限思量。

渔家傲

宋欧阳修

九月重阳还又到。

东篱菊放金钱小。

月下风前愁不少。

谁语笑。

吴娘捣练腰肢袅。

槁叶半轩慵更扫。

凭阑岂是闲临眺。

欲向南云新雁道。

休草草。

来时觅取伊消耗。

定风波次高左藏使君韵

宋黄庭坚

万里黔中一漏天。

屋居终日似乘船。

及至重阳天也霁。

催醉。

鬼门关外蜀江前。

莫笑老翁犹气岸。

君看。

几人黄菊上华颠。

戏马台南追两谢。

驰射。

风流犹拍古人肩。

念奴娇

宋米芾

九秋气爽,正溪山雨过,茅檐清暇。

篱菊妍英,知是为,佳节重阳开也。

色妙香殊,匀浮瓯面,俗状卑金斝。

歌狂饮俊,满簪还更盈把。

村外草草杯盘,边尘不动,欲买应无价。

端使晴霄风露冷,云卷烟收平野。

向晚婵娟,半轮斜照,想见成清夜。

玉山颓处,要看猗帽如画。

谢新恩

南唐李煜

冉冉秋光留不住,满阶红叶暮。

又是过重阳,台榭登临处。

茱萸香堕,紫菊气,飘庭户,

晚烟笼细雨。

雍雍新雁咽寒声,愁恨年年长相似。

浣溪沙

清纳兰性德

消息谁传到拒霜?

两行斜雁碧天长,晚秋风景倍凄凉。

银蒜押帘人寂寂,玉钗敲烛信茫茫。

黄花开也近重阳。

九九重阳古诗12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九日齐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九月十日即事

(唐)李白

昨日登高罢,今朝再举觞。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唐)卢照邻

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

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蜀中九日

(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九日作

(唐)王缙

莫将边地比京都,八月严霜草已枯。

今日登高樽酒里,不知能有菊花无。

九日

(唐)杨衡

黄花紫菊傍篱落,摘菊泛酒爱芳新。

不堪今日望乡意,强插茱萸随众人。

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得枝字

韦安石

重九开秋节,得一动宸仪。

金风飘菊蕊,玉露泣萸枝。

睿览八紘外,天文七曜披。

临深应在即,居高岂忘危。

醉花荫

(宋)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于长安还扬州九月九日行薇山亭赋韵

(南朝 陈)江总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沉醉东风 重九

(元)关汉卿

题红叶清流御沟,赏黄花人醉歌楼。

天长雁影稀,月落山容瘦。

冷清清暮秋时候,衰柳寒蝉一片愁,谁肯教白衣送酒。

九日

(明)文森

三载重阳菊,开时不在家。

何期今日酒,忽对故园花。

野旷云连树,天寒雁聚沙。

登临无限意,何处望京华。

《九九重阳古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