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班主任工作随笔
在学习和工作的日常里,大家都写过随笔吗?随笔的创作非常随意,不需要有任何的负担,不需要华丽的辞藻,没有严密的结构,随心写。想要更多的了解随笔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班主任工作随笔,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班主任工作随笔1人非草木,孰能无情!近乎一个月他都在我眼前,看着空荡荡的座位,总觉教室缺少了点什么,细说,说不清。
一个月前,前勤校长打我电话,告知将有一个学生在我们班临时上两周左右的课,具体说来,原来是从外地转来的一个孩子,在青口那边的学校学籍还未办理成功,所以暂时“寄放”在我们班级。
男孩叫李柯,个头挺拔,白净书生气,我领他去教室时,数学老师正讲着题目,我简单介绍,暂时将他安排在教室的最后排就坐。
他热情健谈,很快,便与周遭的同学熟络了起来。由此,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自习课上,他总是与临近的同学讲话,加之,他从外地过来,也没有课堂作业本,所以其他同学做课堂作业的时候,他就坐在后面东张西望,眼神中满是等待下课的焦急与渴望。
之后的日子里,我也并没有给他调整座位,因为他确实是班级里最高的一个,即使坐在最后,个头也还是要冒出班级孩子头顶水平线的。说好上两周的课,可直到第三个星期,他依旧坐在了教室的后面,数学老师老张提醒我道:那个孩子不是说来上两周课吗?今天怎么又来了,要是最后算作班级成绩,那可“自”了!最后几个字,老张着重强调,之后笑成了一朵花。
我找到了李柯,询问原因,并不是担心他就此在班级一坐到底,成为我们班级的真正一员,我心里想着,这孩子没有课堂作业,在其他孩子做作业之时,他该怎么与大家保持同样的'步调?他该怎样在学习上不被孤立落下?
一番了解才知道,原来转学的户口早已办齐,现在只等着学籍的转入便大功告成,他说,估计也就这个星期就能办好。谈话的最后,我对他在学习上也提出了要求,即使这是个暂时的环境,但各项任务还是要认真完成,不能因此而耽误了学习。
没想到,周二,我再走进教室,一眼瞥见了教室后面空荡荡的座位。“他走了?”我询问其周遭的学生。“嗯,走了。”坐在他前面的凯点头答道。
走了?就这么走了?竟然连声招呼都没打!一股失落顿时涌上心头,教室,怎么感觉缺少了好多,空落落的感觉顿时袭遍全身。
我竟开始后悔,整天忙的忽略了他的存在,过去的这两周,课堂上,我似乎没有提问过他,甚至,在他走后,我竟然怎么也回想不起他的声音……这,似乎只因为他是班级“寄放生”,我为自己的冷漠而惭愧不已,每个孩子都有享受教育的权利,既为人师,又为何让自私占据了领地?
迈入新的征程,我能做的就只有祝福,祈愿你走好接下来的人生的道路。
班主任工作随笔2尊重学生——就是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和要求、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往往是形成共识的基础。
特别是现在的学生由于大多是独生子女,所以把人格看的尤为重要,作为班主任就要理解学生的思想实际、心理实际和生活实际,尊重学生的人格确实是任何一位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的前提,事实也证明如此。
班主任帮助后进生急于求成,对暂时后进的学生要注意尊重和爱护,要苦口婆心、循循善诱,教育学生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既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又教育目的。对后进生,要指出的,更的是寻找和的闪光点,鼓励其进步。
如我班学生田燕琦有一次晚自习前楼道内打闹伤了自己的腿,我没有训斥,而是送他到医院救治,在治疗中帮他总结教训,认识,并指出了努力方向。
最后,我真挚地对他说:“你因打闹而影响了班级声誉,拖累了父母,我知道你心里也很难过。不过,我从你的眼神中,你是憋足了劲,要为班级争回荣誉、为父母争光。”我接着问他:“你敢不敢向你父亲承诺?”回答是肯定的,理想的。班主任教育学生,的愿望和的德育方法起来,要遵循心理规律,注重心理辅导,教育、疏导、启示,使学生的思想问题解决。
陶行知先生的“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的教育理念,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面向社会,拓展教育时空,以生活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构筑校内外相互沟通、结合的“大教育”格局,加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初中生的可塑性很强,家长的示范性行为,周围的环境老师的一言一行时时刻刻影响着他们的发展。
三中大部分学生寄宿于学校,由于家长疏于管理,许多学生受到不良少年及其他社会上的不良现象的影响,从而使自己的行为出现了偏差。而一旦这种行为成了一种习惯后,要改正就相当困难。
但只要我们肯努力,就依然可以用另一种现实生活教育他们、纠正他们,令他们回到正常的人生轨道。我班的后进生牛斌是一个单亲家庭,一次在操场我看见他在体育器械上站着玩耍,事后我找他谈话:说明事情的危害性,并举了例子。离开时男孩的好胜的眼神告诉我效果不太好,长时间的留意、家长的沟通,社会制度(贫困生车费补助),交友似的谈心,效果是显然的。
因而,现时期的思想品德教育要构造基于生活、社会的模式,作为班主任,我们面对的是成长过程中的个体,所以我们不能以成人的标准去衡量他们。尤其是对个别学习成绩差、行为表现散漫的学生,班主任更应关心和爱护他们,对他们不嫌弃、不歧视、不疏远。在处理事情时,应谨慎对待,不能简单粗野地呵斥和指责,也不能过早地对他们下定论,应以诚相见,循循善诱,和他们交朋友,促膝谈心,消除他们心中的隔阂,让学生对老师敞开心扉,心悦诚服地接受老师的`批评和教育,自觉地转变自己。我们千万不要认为学生幼稚无知,就随意地践踏学生的人格和自尊。
爱心,是通往学生心灵的桥梁;是打开学生心扉的钥匙;是照亮学生未来的灯烛,让我们共同创造无私真挚的爱的氛围,让他们在温馨、幸福的爱的暖流中茁壮成长。
不要用成年人的是非观念来判断学生,不要轻易使用道德的标尺来衡量学生。在教师的心目中,不应该有坏学生,应该信任你的学生!-----李希贵” 。6月10日我请假外出我首先想到的是班级怎么办,班主任不在,学生能否出问题,是按照常理委托一位任课老师担任临时班主任?还是怎么办?
“学生的潜能就像空气,可以压缩于斗室,可以充斥于广厦——就看我们给他们提供什么样的空间!”李希贵老师的话在我脑海中再次响起,给他们信任要强于给他们约束!首先我在班级里向同学们说明,“受学校委派我要到外地出差几天,但我又放心不下我们班这几天的纪律,我感觉有的同学一听说班主任不在,可能要作乱,要出事?是这样的吗?”同学们都极不服气地说, “才不会呢?”我又问“要不要我找个临时班主任管管大家?”这时同学反应更强烈,坚决不要!
这时,我看火候差不多了,就说, “那好吧,我就考验你们一次,这几天由我们值日班长负责班级事务,我们实行‘自治管理’,在我返校后,班长偷偷地告诉我,“老师,我们表现 ……此处隐藏7276个字……患于未然,能有效的堵塞住学生心灵上的极小的蚁穴。
班主任工作随笔12今天是十一假期的第三天,难得的放松。昨天晚上终于也开始不再和学生斗智斗勇了。睡得真舒服。
上周周四上午,我和我们班入学成绩第一的家长沟通了一下孩子近一周的情况,家长听到孩子每天都有一科作业没有完成时,就询问我可不可以来学校,她上次错过了家长会,十分惋惜。能遇到对孩子学习如此上心的家长,我为孩子觉得庆幸。这位家长之前也是教师,但是四年前已经辞职了。当她知道我是第一年上任的老师时,她毫不犹豫地向我讲述了她做老师时的经验,她说她可以做到让学校的每个学生都怕她,不管她教没教过的学生都害怕。不能和学生儿戏,一定要让他们怕你,不然以后他们会欺负你。在任何时候都要保持严肃,一定要和学生之间有距离等等。获益匪浅,任教十几年的教师的经验有很多我可以借鉴的地方,我也认识到我现在的管理办法完全掌控不了这个班,可能会让这些孩子误入歧途。
还记得周五下午的时候去班里大发了一通脾气。这一代的孩子,思想太开放,内心没有任何的拘谨。班里的风气有些稚气还是污浊我也说不清楚,我只是有些难以置信他们之间的事情。
每逢下课的时候,班里的女生和男生都会把粉笔屑抹在手上,之后会你追我赶地涂到其他同学的脸上和脖子上,男生女生之间完全没有“男女授受不亲”的意识。更过分的是,班里的政治课代表喜欢穿衬衫,这样可能会显得他胸肌比较大?班里的女生下课都争先恐后地去摸他的胸!我知道后这个消息后满心的惶恐,此时内心的OS是“天呢!这学生的三观是太不正了吗?这么出格的事情为什么会一起做?”我完全理解不了。班会课的.时间,我跟学生讲了这件事情,我告诉他们:“现在你们已经大了,已经是初中生了,不再是幼儿园中的小朋友了,大家要懂得自尊、自重、自爱,并要懂得尊重他人。以后不能再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大家愿意被其他同学摸来摸去吗?既然自己不愿意,就不要这样对待别人了。”希望他们慢慢长大吧。
十一假期也伴随着这节班会的下课铃和同学们见面了。看着满满一黑板的作业条目,我也很心疼这些孩子。但更多的感受是恨铁不成钢,为什么一次一次的惩罚,他们还是不能长记性,依然不完成作业。
是得好好找个时间慢慢和学生们一个一个的去解决这些问题了。希望下周一切会好,希望以后一切都会顺利起来。
班主任工作随笔13和谐教育要求班主任做到有爱心、平等、民主和耐心。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一个好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热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不忘自己也曾是个孩子。”班主任实施和谐教育就要用“爱心育人”。一个爱的微笑,一句爱的话语,都可能激起学生潜在的能量,有可能改变孩子的一生。
班主任应重视作为“人”的学生,和学生平等相处,以诚相待,让学生乐于接近你。只有师生平等、生生平等,才会构成和谐的班群众。
班级工作中,多让学生“说话”。只有民主,学生才能树立主人翁的意识,才会用心参与。陶行知曾说:“创造力量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民主,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张扬,班群众更加充满亲和力。
应对问题学生,“在你叫喊以前,先忍耐几秒钟,想一下你是老师,这样会帮忙你压抑一下当时就要发作的脾气,转而心平气和地同你的学生说话。”(赞可夫语)班主任切不可让愤怒冲破理智的`闸门,不能把学生当作出气筒,更不能伤及学生的自尊。另外,对于问题学生的教育,不可能立竿见影,要反复抓,抓反复,用耐心做好教育转化工作。耐心,将会让问题学生在爱的温暖中走向进步。
班主任工作随笔14做班主任的会都会遇到一些性格鲜明的学生,有的脾气个性暴躁,有的个性不爱说话,有的思想早熟,有的.个性自私。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世界上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在班级授课制的教育环境下,注定了班主任的工作方法不能适应每一位同学,我们还务
必关注到那些个性的学生,对于个性的学生我们要给予个性的管理方法,给予个性的爱,这样我们的工作才不会被动,才不会忽略那些个性的学生。对于脾气暴躁的同学班主任切记不能以暴制暴,这样可能会让事态进一步恶化。对于个性不爱讲话的同学要经常给他制造机会,让他大胆的表达自我心中的想法。对于思想早熟的同学要及时的给予正确的引导,不断修正思想的偏差。对于个性自私的同学教师要经常地进行点拨,多让他参与到群众活动中来,在活动中了解自我,认识他人,体会和他人相处的快乐。
班主任工作随笔15时光如梭,不知不觉又一届学生即将离开。或许是因为当班主任的缘故,感觉不舍。于是乎有一种萌动:很想给他们毕业前留下点片言只语来见证我们曾经的共同相处。
本周进行了“四好少年”评比活动。拿着表格让他们毛遂自荐的时候,他们都很意外,也很“客气”,于是乎我开始“煽情”:这是一次很好机会,至少是市级荣誉哦!学习成绩不好没关系,你可以评选体魄健康;体育不好没关系,你可以评选勤奋好学;学习体育都不佳的可以评选热爱祖国……学生果然跃跃欲试,表格很抢手。我笑着叮嘱:你们可都是四好少年啊,接下来要好好表现!——也许我是在“设套”,但更多的是期盼。
隔日,班级窗户砰然破碎,本想好好批评一番,但想想谁也没那个胆故意碎之,所以批评只能换做叮咛:以后要善待公物,及时发现隐患。比如推窗时听到吱嘎声,那说明窗户有可能跑到轨道外面来了。要像对待家里的物品一样好好对待公共物品。学生欣然答应。——惩罚不一定都是最有效的,小学生的小事还是需要一颗宽容的心来对待。
“雨季”来了
当我还是小孩子
门前有许多的`茉莉花
散发着淡淡的清香
当我渐渐地长大
门前的那些茉莉花
已经慢慢地枯萎不再萌芽
什么样的心情
什么样的年纪
什么样的欢愉
什么样的哭泣
十七岁那年的雨季
我们有共同的期许
也曾经紧紧拥抱在一起
十七岁那年的雨季
回忆起童年的点点滴滴
却发现成长已慢慢接近
——《十七岁的雨季》
这首流行在90年代的曲子早已被许多人遗忘,包括我自己。但在今天,看着我的这帮有几分潇洒、有几分烂漫的孩子,却情不自禁地让我想起这首歌……
这帮孩子,也许我把他们看得过于简单了,我习惯了把他们当孩子看,习惯了把他们的事当成小事,却不知他们已偷偷长大了!——翻开学籍卡,我们班14周岁的孩子已经达到了1/4。本该是读初中、高中的他们,却因为家长辗转打工延误了他们的学业却还在念小学,本该在小树林里静静阅读的孩子却还在跟一帮小不点儿在操场上滚爬玩耍……
看着青苹果一样的他们,我也有一种品尝青苹果的滋味:酸酸的,涩涩的……也许他们会做出一些与小学生身份不太相符的事,但我想错不全在他们,因为他们是被家长不当回事的一群,他们是被改革开放浸染的一代,他们是被不全面教育的一拨。我们值得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