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班主任随笔集锦15篇
在学习和工作中,相信大家一定接触过随笔,随笔是过去社会较为流行的一种文体,语言灵动,婉而多讽。为了帮助大家更多的了解随笔,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班主任随笔,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班主任随笔1我的班主任是包老师。她是一位年轻而又充满青春活力的好老师。她个头不高,但是身材却苗条好看。一张充满自信的脸上有一双会说话的眼睛哩,总是在提醒我们,要好好学习。
包老师对工作认真负责。期中试我考的不理想,心里很难受,包老师慈祥的目光望着我,鼓励我说:“不要紧,以后改掉粗心的毛病,争取下次取得好成绩。”我听了,心里热乎乎的。
包老师还很细心。当我们每次领回奖状时,她都会仔细的为我们卷起来,然后再把奖品轻轻的`插在上面。虽然只是一件小事,但是让我觉得我的老师是一位细心的好老师。
多么可亲可敬的老师啊!我爱我的老师。
班主任随笔2我们的班主任是王老师。她今年已经50岁了,可每天仍然是精神饱满地为我们上课。
王老师对学生可关心了。我们班有个同学叫吴丽,她的爸爸妈妈有病,生活上没人照顾。今年春天,天气开始暖和了,我们大都换上了毛裤。可吴丽还穿着一条厚厚的棉裤。王老师看到后,就从自己家里拿了一条绒裤给她换上。吴丽穿上舒服的.绒裤,搂着王老师哭了。王老师还经常带吴丽去洗澡,帮她梳头发,洗衣服,把她打扮得干干净净。
我们大家都很喜欢王老师。
班主任随笔3有过这样的比喻:孩子的心田是一块奇怪的土地,你播下思想的种子,就会获得行为的收获;你播下习惯的种子,就会获得品德的收获;你播下品德的种子,就会获得命运的收获。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需要教师,特别是班主任的不断探索,不断努力,通过多种途径采取各种方式,持之以恒,一步一个脚印地去抓好它,这样,才能使学生从小懂得“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道理,从而自觉养成守规范的好习惯。“表扬”作为一种艺术,在教育过程中有着不可忽略的作用。
我们班有两个小朋友,两人的特点就是上课不专心,小动作连篇不断,思绪总是游离在课堂之外;就连午睡也是影响了一大片啊。面对这种现状,起先我采取的是批评、镇压的手段,但是效果可想而知。而后,对于其中的一个学生我采用了表扬的办法,只要他有闪光点,哪怕是微不足道的一点,我都加以表扬,于是,从那天以后,张行健上课小动作明显减少了不少,就连举手发言的次数都比之前要多不少。但另一小朋友我依旧是批评方法,他的进步挺少的,甚至连做作业的态度都比以前要不好。
老师应深入了解待优生内心深处犯错误的`动机和目的,不要老是盯在其犯的错误上,要注意批评的应是学生错误的行为,而不是针对人,否则,一味的批评、指责、训斥,学生容易自我否定,自卑,甚至学会撒谎、出现逆反的敌对与反抗行为。作为老师应注意从正面、积极的角度去审视学生,要善于发现捕捉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巧妙地在表扬中少加批评,可能效果更好。
班主任随笔4虽然当班主任才短短的一个月,可是期间的酸甜苦辣也尝了个遍。班主任的压力真的很大,不说每天班主任要写的一些材料和处理的一些杂事,单就每天面对五十几个不同的学生,调皮的,淘气的,乖巧的`??学习、生活、身体、品德表现,样样都要管;在学校的每一分钟要管,上学放学都要管,每天的神经都是紧绷的。
其实烦心事远远不止这些,每天大事小事一堆,心情也起伏不定。如果不能及时的调整自己的情绪,那就会一直处在烦心之中,那岂不是太累了?如果真的那样,工作效率一定下降,教学上也难免失误,到时可能真的误人子弟!所以一定要及时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和情绪。
(一)音乐教室外让我感动的场景
由于我上音乐课的地方在学校的舞蹈房,而舞蹈房里是铺了地板的,所以每次学生上课进教室之前都要套上教室外面篮筐里的鞋套,也就是说,下课之后他们还要把鞋套放回去。记得上周五我上的正好是五(4)班的音乐课,这个班的班主任就是我。下课铃响了以后,学生们可能由于就要放假了,都急着挤出了教室,然后脱下鞋套一扔就走了,我发现地上洒落了一地的鞋套,本该在篮筐里待着的它们,此时却横七竖八的乱躺着,而此时学生都走的差不多了,我只好一只一只地把它们往篮筐里捡,再次低头时,我发现了还有四只脚在动,抬头一看,原来有两个女生在帮我一起捡鞋套,等鞋套都回到筐里时,我对她们说“辛苦你们了,谢谢!” 没想到她们对我说“沈老师,您辛苦了!”多好的孩子,简简单单几个字,消除了我心中开始的不快,此时的我心里温暖极了。
(二)台风无情人有情
上星期预报“韦帕”就要到达我市,所以教育局下达文件,让全市中小学周三放假一天。就在周二放学之前,天空中已经在下着瓢泼大雨,放学后很多孩子都被家长接回去了,但当我从办公室去教室关门窗时,看到教室里还有一个学生没走。当时已经放学半小时了,问了情况才知道,他的父母都在离学校很远的地方上班,平时都是他自己回家的。于是我拨了他叔叔的电话,让其过来接他回家,陪着他等了大概半小时,他的叔叔终于来了。在重复“谢谢”“麻烦您了”的感谢中,他的叔叔把他带走了。我也带着快乐的心情踏上了回家的路程。
其实作为班主任,虽然各种事情很多,但只要善于发现,在平时枯燥的工作中,真的可以寻找到很多的快乐,而这些快乐足以洗去你一身的疲惫,让你更加坚定有力地迈向新的一天!
班主任随笔5星期四下午,一个晴天霹雳的消息像长了翅膀似的传入了同学们的耳朵中:王老师不带我们了,要回洞山校区了。我们慌张地赶快找王老师核实,没想到这是真的,竟如此的突然。同学们回到教室号啕大哭起来,那一刻,除了哭声,连空气都停止了脚步。王老师赶来教室安抚我们,但是受了重伤的心难以平静,太多的不满,不舍如潮水般涌上心头。王老师也忍不住地哭了起来,大家久久不愿离开。
第二天,本想好好地和王老师上一堂告别课,同学们一到教室就自发地在黑板上写下了自己对王老师不舍的话语。可是,走进教师的不是王老师,而是一位年轻的女老师,个头和王老师差不多高,扎着个马尾辫,皮肤白皙,鼻梁上架着一副黑框眼镜,面带微笑的向我们介绍她就是我们的新语文老师——徐老师。同学们一听,可傻了眼。难道王老师就这样走了?大家心里愤愤不平。
教室里再也没有了往日的井然有序了。有的同学随心所欲地乱扔垃圾,有的同学借此机会不好好写作业,还有的同学甚至传纸条说:不让徐老师进来,让王老师回来。面对同学们的种种刁难和无礼,徐老师不但没有生气、发怒,反而亲切地和同学们谈心,安慰大家,并陪不写作业的.同学完成作业。徐老师这些举动,让我失衡的心里平衡了许多——徐老师也是一位认真负责的好老师。
其实,徐老师也是无辜的“受害者”,我们把不满都撒在她身上,而徐老师一点怨言都没说,她的大度和宽容,不禁让我心中有一些愧疚。尤其得知徐老师昨夜为了生 ……此处隐藏9965个字……干部都思想过硬,是信的过的`好同学,是令他们尊重,令他们学习的好榜样。
二、把学生位置摆正。
书上说:学生是教育的主体,一点不错,得把学生研究透,各个年龄段,各个层次的学生生理、心理特点都不一样,你要知道他做些啥、想些啥,怎么让他接受你的教导。不是常说:知已知彼,百战不殆。要针对学生的特点,设身处地的以他能够接受的方式进行启发引导。其实,学生到学校来,谁都想成为好学生,他们对老师充满了尊敬和依赖。只不过因为智力的差异和自制力水平的不同,导致学生良莠不齐,我们就要区别对待,好比有的人,他是种田能手,你非要让他去钻研高尖新技术,怎么可能呢?不要高尖新技术没研究成,搞成个心理不健康就麻烦了,所以要因材施教,教师的心态要放宽一些,任意拔高要求无异于拔苗助长,得不偿失。小孩子小,在严格要求的同时,尽量多鼓励他们,多表扬他们,这就要求班主任在批评和表扬的时候掌握好火候,并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受到赞扬,让他们感受到成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形成良性循环。有一位同学好打架,批评了几次都不管用,我就让他去找好事做,比如帮值日的同学扫扫地,捡捡地上的纸呀等等,每天督促晨扫时,我都对他的点滴进步给予表扬,这一下子,他也没时间打架了,经常找好事做,我再在班上一表扬,同学们一羡慕,他就天天乐滋滋地像换了一个人。
三、关爱、赏识,真诚为友。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思想,他们渴望被理解,被尊重。教师要以朋友的身份蹲下身子和他们说话,平等地进行交流,倾听孩子的诉说,尊重孩子的选择,分享孩子的快乐。我首先对每个学生进行全面了解,经常同他们个别谈心,从学习、心理、家庭等处了解学生。
总之,只要我们心中是真诚地为孩子,为孩子的健康成长而付出,端正自己的工作态度,一切都为提升孩子生命状态为出发点,我相信,我的班主任工作能在不断的磨练中得到提升。
班主任随笔15自己做班主任工作已有20xx年了,回想一下这其间酸、甜、苦、辣什么都有。例如在处理一些问题有时也过于简单,缺乏老教师拥有的耐心和细心。
不管是哪一个班主任,我想大家都会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作为老师是每天与学生保持距离,板着脸,摆架子;还是跟他们打成一片,嘻嘻哈哈融入其中。那么我们到底该以怎样的角色出现在学生面前最合适呢?
记得刚参加工作时,没有什么负担,激情很高,每天除了课上精心授讲以外,课下总是和学生嘻嘻哈哈一起打闹嬉戏。也许是这种朋友的师生关系,学生们总爱在我面前表现,个个都是活泼、可爱,积极向上。但也有些学生就趁虚而入,耍性子、调皮等,甚至和你讨价还价。介于这种情况我一边请教老教师,一边查找有关“班主任经验之谈”的材料。后来我就采用量化积分管理,效果非常好,学生们的积极性很好,生怕自己或小组落后。当然,评比后对表现好的、有进步的学生我就鼓励他们再接再厉,争取更大进步;对于违规的学生我就用班级管理细则进行批评教育,并利用优秀学生去感染他们,让他们也有上进心。就是这样我的班主任工作不断进步,同时受到了领导和家长的好评。
随着教育现代化的步伐,人们逐渐形成这样一种观念:师生平等。那么怎么去把握这个“平等”呢?根据十年来的班级管理经验,告诉我既要做学生的老师,还要做学生的朋友。这才是教育所需要的“师生平等”。众所周知,要收到好的教育效果,必须了解学生。而要了解学生仅靠平时的耳闻目睹是不行的。这需要我们尊重每个学生,并在课余时间深入到学生中去,与他们一起交谈、一起游戏,耐心聆听他们的心声,逐步取得他们地信任,使他们与与我们和睦相处。班上就有这样一位学生,姐姐学习成绩好,并考上了重点大学。于是,父母就一直拿他跟姐姐比较。所以,他感到压力很大,觉得自己怎么努力都不会令父母满意。于是,他的行为变得更加叛逆……。其实他也觉得很累,很想改变这种状况。了解了这个情况后,我对他做了一定的疏导,并把做家访时从他父母那里了解到的“他懂礼貌、孝敬奶奶……”这些优点在班里加大表扬,还专门召开“学会感恩”主题班会,在班会上让这个同学把自己在这方面的做法将给给大家听。这样,既教育了大家又肯定了该同学的优点。自此这个学生变化很大,成绩也直线上升。我就是这样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入手,帮学生找到自信,重新扬起前进风帆的。
虽然班主任工作有些累,但当学生们获得成功时我却很幸福。同时也充分体会到了“爱心”作用的伟大,只要对学生付出真爱,就能取得学生的尊重和信任,换来爱的回报。在今后的班主任工作中我会再接再厉,将自己的班主任工作做的更好。
自己做班主任工作已有20xx年了,回想一下这其间酸、甜、苦、辣什么都有。例如在处理一些问题有时也过于简单,缺乏老教师拥有的耐心和细心。
不管是哪一个班主任,我想大家都会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作为老师是每天与学生保持距离,板着脸,摆架子;还是跟他们打成一片,嘻嘻哈哈融入其中。那么我们到底该以怎样的角色出现在学生面前最合适呢?
记得刚参加工作时,没有什么负担,激情很高,每天除了课上精心授讲以外,课下总是和学生嘻嘻哈哈一起打闹嬉戏。也许是这种朋友的师生关系,学生们总爱在我面前表现,个个都是活泼、可爱,积极向上。但也有些学生就趁虚而入,耍性子、调皮等,甚至和你讨价还价。介于这种情况我一边请教老教师,一边查找有关“班主任经验之谈”的.材料。后来我就采用量化积分管理,效果非常好,学生们的积极性很好,生怕自己或小组落后。当然,评比后对表现好的、有进步的学生我就鼓励他们再接再厉,争取更大进步;对于违规的学生我就用班级管理细则进行批评教育,并利用优秀学生去感染他们,让他们也有上进心。就是这样我的班主任工作不断进步,同时受到了领导和家长的好评。
随着教育现代化的步伐,人们逐渐形成这样一种观念:师生平等。那么怎么去把握这个“平等”呢?根据十年来的班级管理经验,告诉我既要做学生的老师,还要做学生的朋友。这才是教育所需要的“师生平等”。众所周知,要收到好的教育效果,必须了解学生。而要了解学生仅靠平时的耳闻目睹是不行的。这需要我们尊重每个学生,并在课余时间深入到学生中去,与他们一起交谈、一起游戏,耐心聆听他们的心声,逐步取得他们地信任,使他们与与我们和睦相处。班上就有这样一位学生,姐姐学习成绩好,并考上了重点大学。于是,父母就一直拿他跟姐姐比较。所以,他感到压力很大,觉得自己怎么努力都不会令父母满意。于是,他的行为变得更加叛逆……。其实他也觉得很累,很想改变这种状况。了解了这个情况后,我对他做了一定的疏导,并把做家访时从他父母那里了解到的“他懂礼貌、孝敬奶奶……”这些优点在班里加大表扬,还专门召开“学会感恩”主题班会,在班会上让这个同学把自己在这方面的做法将给给大家听。这样,既教育了大家又肯定了该同学的优点。自此这个学生变化很大,成绩也直线上升。我就是这样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入手,帮学生找到自信,重新扬起前进风帆的。
虽然班主任工作有些累,但当学生们获得成功时我却很幸福。同时也充分体会到了“爱心”作用的伟大,只要对学生付出真爱,就能取得学生的尊重和信任,换来爱的回报。在今后的班主任工作中我会再接再厉,将自己的班主任工作做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