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案

时间:2025-07-25 02:21:06
【精选】美术教案范文集合7篇

【精选】美术教案范文集合7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常常需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美术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美术教案 篇1

(二年级第三册)岭南板美术教案

教学计划

一、全册教学要求:

重点:是在小学一年级完成学习的基础上,让学生继续通过欣赏、绘画、工艺设计的制作活动,去感受美、认识美、欣赏美、进而表现美。

难点:着重感性,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喜欢,从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力、理解力、分析力、审美力和造型表现力,不断培养学生热爱美术、热爱自然、热爱美好事物。

要求:在教学中充分发掘教材中的教育因素,有趣极地、生动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品德教育。

二、教学课时安排:

1.全册共33课:2.欣赏课2课。3.绘画课21课。4.工艺课8课。

5.自行补充教材2课。三、教学方法:

1.做到丰富多才多样,灵活有趣。

2.要贯彻启发式原则,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他们生动活波地学习,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和创造。

3.教师加强示范,充分利用课件、图片、影片、录象片等教学手段进行直观教学。

民间玩具和现代玩具世界(美术欣赏)

一、教学目的:

1、通过对民间玩具的欣赏后,懂得民间玩具是民间艺人就地取材制作的小玩具,神态生动,有色彩鲜艳的花图案。

2、提高学习美术的兴趣。二、教学重点:

通过欣赏感受到艺术美的熏陶,鼓励学生观察生活,培养和提高学生感受美,发现美、表现美。三、授课时间(2课时)

恐龙回来了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教学,唤起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回忆,并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从而更家热爱生活。二、教学重点:画恐龙和人物在一起。三、教学难点:恐龙的外形和特征。四、课时和作业要求:

1授课时间(2)课时。2画一幅恐龙和人们在一起的画面。

3构图要饱满充实,人物和恐龙动态要生动。4添加现代设备和背景。

巧救小昆虫

一、教学目的:

通过对小昆虫的绘画教学,增强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绘画能力,并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从而更加热爱大自然。

二、教学重点:能把小昆虫画得最新奇。三、教学难点:把故事的结局画得更精彩。

四、课时和作业要求:1授课时间(2)课时。2听完故事后,画出你心中昆虫故事或结局的记忆画。

可爱的玩具蛇

一、教学目的:

教学生运用加添、绘画、装饰、剪割的方法,把卡纸制作成一条会跳舞的蛇,再添画上漂亮的图案。二、教学重点:制作方法。三、教学难点:进行装饰。

四、课时和作业要求:1授课时间(2)课时。2制作出一条会跳舞的蛇,并有美丽的装饰图案。五、教学过程:

美术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能够说出3种以上生活中对称物体。

2、能区分书中及教师提供的对称或均衡的图样。

3、选用剪纸、拼贴、绘画等方法表现对称或均衡形式的作品1——2幅。

课时计划:1——2课时。

教学领域:造型—表现,设计—应用。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理解生活中对称或均衡的现象。

2、能够说出3种以上生活中对称物体。

教学难点:

选用剪纸、拼贴、绘画等方法表现对称或均衡形式的作品。

课前准备:

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观察收集对称的物体;准备剪刀、彩笔、油画棒、彩色纸、胶水等。

教师:课件、范画等。

教学方法:

引导法、示范法、讨论法、讲授法等。

学法:观察法、讨论法、模仿法、练习法等。

教学过程:

一。引导认知阶段:

1、组织教学

2、欣赏一组图,初步感知对称和均衡。(课件出示图片)

师:首先,请同学们欣赏一组图,看看图片中的物体他们的左右或上下的形状、色彩有什么特点?

生:欣赏图片并思考。

师:谁来说说?

生:汇报交流。

师:嗯,左右两边都一样,在我们的生活中这种对称和均衡的例子随处可见,他们给人整齐、严肃、平稳的感觉。今天,让我们一起谈一谈平平稳稳。(揭示课题)

二、知识点提高阶段:

1感受理解对称(课件出示《北京天坛祈年殿》图片)

(1)理解对称的概念

师:请同学们看下面这张图,我们在图片中设想一条中线,把图形分为左右两边,左右两边的图形相等,我们就说他们是对称的。(生看图感受理解)

师:请同学们再看看下面这张图,我们在图片中间假设一个中心点,中心点周围的图形有什么特点?(课件出示雨伞图片)

生:中心点周围的图形相等。

师:中心点周围的图形、色彩相同,我们也把它称为对称。请同学们一起把对称的.概念读一读。(课件出示对称的概念)

生:齐读

(2)找找生活中的对称物体,并说一说。

师:同学们,在我们的教科书第6页中也有这样的图形,我们一起看看。

生:看书。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这样对称的物体,想想。谁来说说?(课件出示图片《思考》)

生:人、电扇、树等。

3、感受理解均衡

(1)理解均衡的概念

师:让我们再看看下一张图,(10秒)同学们,这张图是对称图形吗?(不是)但它很美丽,给人视觉上的平衡感,我们把它称为均衡。(课件出示一张水果图片)

师:让我们一起把均衡的概念读一读。(课件出示均衡的概念)生:齐读

(2)均衡是怎样形成的

师:同学们,在我们的教科书上也有一些在视觉上给人均衡的图片,让我们一起打开书第7页,同学们你们可以讨论一下,它们是怎样形成均衡感的。(课件出示毕加索的作品《镜前少女》)

生:讨论。

师:同学们,讨论好了吗?谁能说说?

生:汇报交流。

师:同学们,你们可以设想一下,比如家里面的电视柜,中间放了一台电视机,左边再放一盆花,如果右边什么都不放,你们觉得它是均衡的吗?如果在这边也放一个东西,它在视觉上就平衡了,整个电视柜就是一幅均衡的画面了,

师:同学们,对称和均衡给你什么感觉?

生:平平稳稳的感觉。

(3)添画未完成的均衡作品教师(课件与黑板出示同样一幅 ……此处隐藏1618个字……了“线”的造型和相对灵活的表现力,同时,它是装饰画的一种,在日常生活中有独特的美化作用。

3:板书课题

二:新授

1:讲解布贴画的.制作方法

(1)设计人物形态,抓住人物外形、神态进行概括、夸张变化,在底纸上画出轮廓,要求美观大方、大小适当。

(2)选择布料,请一位同学上台选布料,教师稍作后提出要求,布料的色彩、质感要协调

(3)拼摆、剪贴成形

将选好的布料根据图样剪出形状,并摆一摆,然后粘贴完成,注意要粘贴牢固,画面要整洁、精致。

2:学生欣赏教材中的范作,并说己喜欢其中的哪一幅,为什么?

3:教师针对学生讨论意见,给予肯定和鼓励。

三:学生作业

要求:将花布、色布的边角料,大胆设计,剪贴成一幅以人物为主的图画

四:作业讲评,下课

美术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并知道为什么需要保护美术遗存,美术遗存保护和传承的一般方法。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寻找身边的美术遗存,或从教材和资料中了解美术遗存,发现和认识蕴藏在这些遗存中宝贵的审美、历史和文化价值,从而理解保护这些遗存的重大作用和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美术遗存的兴趣,在理解的基础是对美术遗存的珍视,和由此建树的对美术遗存关注、保护和传承的态度与责任。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美术遗存保护和传承的一般方法。

2、教学重点:美术遗存保护和传承的意义。

教学方法:

在学法的指导上遵循“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引导学生学生以个人或集体的方式参与教学活动,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让学生尽情表达情感,教会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养成细致观察的良好习惯。

据自己的实际能力做出对应的选择,目的是能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教具准备:

教材,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

提问:

什么是美术遗存?

美术遗存是具有一定历史和文化价值的美术作品。

美术遗存具有“最后的”“不可再生”的特点,许多作品至今仍有被破坏的危险。

美术遗存在艺术审美、人文和历史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问:那么,我们应该如何保护和传承这些珍贵的美术遗存?

导入新课

三、讲授新课:(出示课题)

1.美术遗存的保护

面临的问题:我们面对的问题是--岁月磨砺,战争摧毁,风沙侵蚀,许多美术遗存散落民间。

解决:

a复建

出示图片:玉带晴虹,此桥本建于清雍正九年,毁于民国,1983年依照原尺度、原样式修复。残件陈列桥头,旁有文字:“此桥栏系古桥遗物,特作留存,以飨后人。”

b在原址建博物馆

出示图片:秦始皇陵兵马俑博物馆(陕西临潼)

在发掘现场依原样建博物馆保护美术遗存,更有利于我们认识了解祖先的智慧与生活印记

c转移并经科学手段修复后陈列

出示图片:

四神云气图(河南芒砀山西汉石室墓壁画)由于所处环境恶劣,不利于保护,由河南省古代建筑研究所揭取,修复后陈列于河南省博物院。

被修复的“康熙青花双龙戏珠碗”图,把美术遗存从不利于保护的环境中转移出来;运用现代科学手段,对濒临毁灭的美术遗存进行修复,将使美术遗存在漫长的岁月磨砺后焕发新的光彩。

美术遗存的传承

1). 参与美术遗存的普及与宣传活动

出示图片:为更好地传承美术遗存,我们应制止破坏美术遗存的行为,还应当走向社会,参与美术遗存的普及与宣传活动。我们可以自发组织活动,探访当地美术遗存,成为保护、传承美术遗存的志愿者和宣传员。

2). 将传统元素应用于现代设计

出示图片:利用红,古典建筑设计的具有现代气息的上海世博会馆,利用敦煌纹样设计的茶杯垫,仿古代食盒设计的糕点礼盒,

利用传统剪纸纹样装饰的时尚服装

美术遗存中值得传承的元素

艺术美

图案美、色彩美、造型美、工艺美,美术遗存中的审美价值是我们取之不尽的宝库。

文化内涵

诚实、守信、四方通明、生生不息,美术遗存中常蕴含着丰富深厚的民族和人文内涵

四 、作业展评:

找学生点评学生作业。

谈谈知道的美术遗存需要保护和传承。

对于身边的美术遗存,看看谁提出保护和传承的方法更实际、更有创意。

值得我们去保护和传承的还有很多很多,只要我们时刻有一颗保护和传承美术遗存的心,我们的生活会更加多姿多彩,让我们一起来传承和保护我们伟大祖国的瑰宝!

板书设计:

美术遗存的保护 和 传承

1.复建 1.参与美术遗存的普及与

宣传活动

2.在原址建博物馆 2.将传统元素应用于现代

设计

3.转移并经科学手段修复后陈列

美术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观察菠萝的外形特征,巩固粘贴的技能。

2、大胆的用线条进行装饰,体验创造的快乐。

活动准备:

彩纸、勾线笔、以剪好的椭圆形彩纸和绿色的纸(菠萝冠芽)人手一份、固体胶若干活动过程:

(一)以谜语的形式导入。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谜语,请小朋友来猜一猜。"披着鱼鳞铠甲,长着公鸡尾巴,动物家族无名,水果店里有它"(菠萝)

(二)观察菠萝,了解菠萝的主要特征。

1、教师:菠萝外表是什么样子的?(幼儿自由回答)

2 、老师请幼儿上来摸一摸菠萝,菠萝的表皮是怎样的?(感知菠萝突起的表皮、很粗糙。)

3、教师小结;对菠萝有椭圆形的身体和长长地冠芽,今天我们也来画画菠萝。

(三)教师讲解

1、教师将菠萝的身体和冠芽贴在事先准备好的彩纸上。小朋友我们的'菠萝已经贴好了,接下来我们就用折线线条来装饰菠萝的身体。"(认真画出菠萝上的花纹)

2、画出菠萝的五官及表情。

3、菠萝宝宝也想和小朋友一起玩,可是我们来看看它还少了什么?(对,眉毛、眼睛、鼻子、嘴巴)

4、那我们就给菠萝宝宝贴上它们的眉毛、眼睛、鼻子、嘴巴。

5、画出菠萝的叶脉。(用直线来装饰冠芽)

(四)幼儿操作

1、教师引导幼儿大胆贴画,并根据自己的能力及喜好自由进行装饰。

2、教师表扬画的好的幼儿,并鼓励指导能力弱的幼儿。

(五)幼儿欣赏作品小朋友我们来看看谁的菠萝宝宝最漂亮。

《【精选】美术教案范文集合7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