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集合)实用的大班科学教案7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班科学教案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大班科学教案 篇1一.幼儿已有经验:
1. 幼儿对魔术感兴趣,喜欢魔术表演
二.目标:
1. 在看看玩玩中产生对事物的探究兴趣,有一定观察能力。
2. 通过尝试玩纸魔术,发展动手能力,享受魔术带来的欢乐。
三.准备:
1. 每人四条长纸条(画好中线)
2. 每人两张正方形便签纸
3. 人手一把剪刀
四.重难点分析:
1. 能仔细看老师表演魔术,在老师的指导下抓住魔术的窍门。
五.过程:
魔术师表演
t: 小朋友们有没有见过魔术表演?你们看到的是什么魔术表演?
——请三四个幼儿来说说看过的魔术表演。
t: 我也会魔术,你信吗?
——教师表演魔术。(餐巾纸还原魔术)
t: 你们想不想学魔术
t: 好,那我们今天先从简单的魔术学起来好吗?
教师表演
——会动的纸兔
t: 看,我手上有一张正方形的纸,看我是怎么把它变成一只会动的兔子的。看,小兔子的耳朵动起来啦!洞洞左边,再动动右边!
t: 小朋友们想学吗?好,请小朋友拿出你的小篓子里的正方形纸,跟着我一起做,先撕一条缝,载在旁边撕一条一样长的缝。把中间这块翻到后面。好,现在请小朋友试一试,怎么让小兔子的耳朵动起来的。
——请幼儿跟着老师一起学魔术,撕纸,并尝试用手指控制小兔子的耳朵。
请一个小朋友说说怎么让兔子耳朵动起来的。
t:原来,秘密在兔子后面的大拇指上,现在请小朋友们举起你的小兔子,转向后面,动动兔子耳朵,给我们的'客人老师看看吧!
t: 看来你们已经学会了这个魔术,所以,再难的魔术都是有小秘密的,只有仔细看才能发现这小秘密。
t: 亮亮的小眼睛来找到老师,看一下,老师这里呀,有一条神奇的纸条,老师将它绕城一个圈,然后沿中间的黑线剪,看一下,一个纸圈变成了。。。?(两个分开的纸圈)神奇吗?
好的,那就请小朋友们也拿出一张纸条试一下。把纸条两端连起来,拿剪刀沿中间的黑线剪开。有的小朋友说没地方下剪刀,可以先将圈重叠起来剪一个口子,再把剪刀伸进去沿黑线剪。
t: 小朋友做得很好,现在看老师变一个更神奇的魔术, 还是一条纸,围成了一个纸圈,还是沿中间的黑线往下剪,看看这次发生了什么?(一个大纸圈)
t: 现在请你们拿出椅子下面的一条纸条和剪刀,来自己试试,你能不能把纸圈变成一个大纸圈?
t: 老师发现,大多数小朋友都是将一个纸圈变成了两个小纸圈,看好老师再来表演一遍,如何讲一个纸圈变成一个大纸圈的?(用两面颜色不一样的纸来示范,动作要夸张一点)小朋友们看出来小秘密了吗?
t: 这回有小朋友发现了里面的小秘密了~我们在围圈的时候,将纸条的白色和紫色的一面粘了起来,然后剪出来就变成了一个大圈了。现在我们再来试一下,看看你们能不能成功。(幼儿操作过程中教师指导)
t: 这个魔术是一个有名的数学家莫比乌斯发明的,所以这个环就叫做莫比乌斯环。老师手上还有一张纸条,看一下这张纸条会变成什么?(转两圈,变成两个连着的小环)
t:这又是怎么变出来的?老师想先保守这个小秘密,请小朋友们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试试,然后明天来告诉我们有没有成功,好吗?。
大班科学教案 篇2【活动目标】
1、乐于探索科学现象,体验与同伴交流、合作的乐趣。
2、在实验中发现盐溶于水后会增加水的浮力,盐越多浮力越大。
3、能实验操作,并能运用相应的词汇表达自己的发现。
【活动准备】
1、大小土豆块、碗、勺子若干;盐、味精、糖。
2、记录纸、笔。
3、有关死海PPT。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引出活动内容。
1、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教师出示一块土豆块,这是一块土豆,如果我把它放到水里,会沉下去还是浮起来?(沉)那你们有没有什么办法,让它不沉下去,浮在上面呢?
2、教师演示。出示两只注满水的杯中(一杯是自来水,一杯是盐水)师先故意将土豆放在自来水中,土豆沉于杯底,再将土豆放于另一杯盐水中,土豆浮于水面。
二、小组合作,操作探索—实验:盐能使土豆块浮起来。
1、说明实验规则:出示盐、糖、味精。
逐一介绍:红—盐,黄-糖,绿-味精。在这三种东西里有一种可以使土豆块浮起来,请你们来做小科学家,分组合作进行实验。先把碗里的盐、糖、味精分别舀进和它们相同标记的三个杯子中,用筷子搅拌到它们完全溶解后,再放入土豆片。看看有什么有趣的现象?然后把你观察到的现象用喜欢的图画或符号记录在这张记录表上。比如沉下去可以用(X)浮起来用(√)。
2、幼儿进行实验,师巡视,发现问题。
3、汇总幼儿实验情况,请幼儿说说在实验中发现了什么?
实验结果:从刚才的实验来看,可以看出放了一样多的'糖、味精和盐,但糖和味精都没能使土豆块浮起来;只有盐溶解在水中让土豆块浮起来。
那为什么盐能让土豆浮起来呢?
师生小结:只有当盐达到一定浓度后土豆才能浮起来,说明盐越多水的浮力越大。
三、扩展经验:死海
看一段有关“死海”的介绍。师边给幼儿看边进行解释。
幼儿边看课件边听老师介绍:刚才我们从实验中知道:盐溶解在水中后能增加水的浮力,盐越多,水的浮力越大。
下面请大家一起来看一段影片:这是大海,我们都知道海水里有盐,如果人躺在海面上一动不动会怎么样?可是有一种神奇的海叫死海,听说过没有?人在死海中躺着一动不动,它也能让你漂浮在海面上,看还能浮在海面上看书看报呢,真神奇。为什么死海能让人漂浮在海面上呢?
教师小结:死海里有非常非常多的盐,它的含盐量是普通海水的十倍,死海里的水浮力非常大,所以人能漂浮在海面上。
【活动延伸】
让幼儿在科学区继续探索盐的奇妙之处。在我们的科学区域里,有土豆、盐、玻璃球等材料,游戏的时候你们可以去试一试:让整个的土豆浮起来需要加几勺盐?有什么办法让浮起来的土豆再沉下去?玻璃球、鸡蛋也能浮起来吗?
大班科学教案 篇3活动目标
1.通过实验纸吸收水会张开,让幼儿了解"睡莲花开 ……此处隐藏3745个字……>大班科学教案 篇7
[教材简解]
动物是孩子们乐于观察的对象,各种动物的不同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常会引发孩子们的探索兴趣喜爱小动物是孩子们与生俱来的天性。在孩子们眼中,小动物就是我们人类亲密的小伙伴。生活中孩子们常常会提出一些和小动物有关的问题,“新纲要”中指出:幼儿园教育内容的选择应是孩子们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还要有助于拓展孩子的经验和兴趣。”基于此我选择了这节有关小动物的科学探索活动。既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又可以满足幼儿的探究欲望。
[目标预设]
1.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动物过冬的不同方式,丰富幼儿的知识。引导幼儿探索动物的生活方式。获取有关的科学经验。
2.情感目标:激发和培养幼儿好奇、好问、好探索的态度。让幼儿探索动物的生活从中感受到极大的兴趣。
3.技能目标:让幼儿能根据动物生活的习性,以及过动的不同方式进行简单的分类。理解词汇:冬眠、迁徙等。
[重点、难点]
重点:让幼儿了解过冬的不同方式。通过观察,激发他们的求知和探索欲望。
难点:让幼儿根据动物生活的习性以及动物过冬的不同方式进行简单的分类,通过操作让幼儿实际的参与了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
[设计理念]
以孩子的兴趣作为主体,在活动中充分尊重孩子的意愿,让孩子发挥主体作用,自主地进行探索和观察是我设计这个活动的主旨。根据《幼儿园教育知道纲要》要求幼儿对周围事物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所以我选择了《不一样的过冬方式》来进行教学,并且小动物又是小朋友们喜爱的,愿意亲近的。让幼儿了解动物是怎样过冬的.和他们过冬的不同方式。采用以操作法和电教法为主,让幼儿自己动手操作、观察,激发幼儿探索动物生活的兴趣。使幼儿沉浸在一个快乐、自由、主动探索、学习的氛围中,感知大自然的变化与神奇。了解大自然的“语言”是丰富多彩的,激发幼儿喜爱大自然的情感。
[设计思路]
根据《新纲要》的指导,培养幼儿能够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要为幼儿的探究活动创造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积极参与尝试,支持鼓励他们大胆提出问题,发表不同意见。学会尊重别人的观点和经验。通过让幼儿观看《动物过冬》录像,先观察、再动手操作,不仅提高幼儿动手操作能力,还从讨论中体会了学习知识的乐趣。
[教学过程]
教学准备:
白板课件、动物图片、四种过冬方式文字、四块展板。
活动过程:
一、讨论,引出话题
(1)师:今天的天气真冷啊,我们都穿上了什么衣服啦?人们除了穿上厚衣服以外,还想出了什么好办法来过冬呢?(开空调、取暖器、加强锻炼、戴帽子、围巾等)
(2)师:人们有这么多的好办法过冬,那么小动物在这样冷的天气里又是怎样过冬的呢?和你的好朋友讨论一下(讨论后请幼儿回答)。
(3)师:刚才小朋友们说了很多动物过冬的办法,究竟他们是怎样度过寒冷的冬天呢?现在,请大家看一段录像,要仔细看哦。(播放录像躲藏、冬眠一段)
二、根据录像提问
(1)师:录像上有哪些动物,他们是如何过冬的?
(2)幼儿说到蜜蜂、蚂蚁后提问:他们为什么要在秋天的时候把食物都储存起来?师:蜜蜂、蚂蚁呀他们都会把秋天的食物储存好,在冬天的时候躲在洞里吃秋天搬回来的食物。
(3)师;青蛙、蛇、熊他们整个冬天都在洞里,不吃也不喝,一动不动的睡觉。
(4)诶,你们知道他们的这些过冬方式叫什么吗?我们一起看(播放躲藏、冬眠总结片段)
三、出示白板课件
(1)
1、出示蜜蜂图片,师:刚才我们看到蜜蜂、蚂蚁的过冬方式是?出示躲藏文字,躲在洞里吃秋天搬回来的食物,一起说一说(躲藏,教师点躲藏文字)师:还有哪些动物也是躲藏过冬的呢?(松鼠、老鼠、田鼠,幼儿说到就利用课件拖出该动物)
2、教师根据图片小结:原来小松鼠、田鼠都和蜜蜂、蚂蚁一样躲藏过冬的。
(2)
1、出示白板“冬眠”一块。直接出示文字“冬眠”。师:青蛙、蛇、熊他们的过冬方式叫冬眠,和蜜蜂、蚂蚁可不一样,蜜蜂、蚂蚁他们是躲藏过冬,躲在洞里吃秋天搬回来的食物,而他们躲在洞里吃不吃食物呀?(不吃)所以他们的过冬方式叫什么?大声告诉我,冬眠)师:冬眠的动物可多啦,除了青蛙、蛇、熊以外,还有哪些动物呢?
2、教师小结:对呀,我们小朋友说到的蝙蝠、刺猬、蜗牛、蚯蚓、乌龟他们都是冬眠过冬的。你们了解的真多。(利用白板擦出所有冬眠过冬的动物)
(3)
1、出示事先准备好的大雁图片,师:认识它吗?是谁?(大雁)它又是怎样过冬的呢?(往南飞)为什么要往南飞?(从寒冷的地方飞到暖和的地方),知道的真多。出示老虎图片,谁呀?(老虎)他在寒冷的冬天是怎样度过的呢?(请幼儿说)师:是吗?我们来看一下(播放视频迁徙、换毛一段)师:刚才大雁小朋友们说对了,她呀是从一个地方搬到另一个地方过冬,也就是从寒冷的地方搬到暖和的地方,有一些鸟类呀都和大雁一样,冬天的时候飞往暖和的地方过冬。老虎、狮子这样全身长满毛的动物,他们不会储存食物,也不会飞,他们会吃很多的东西来增厚脂肪,换上厚厚的皮毛,就象人们穿上厚厚的衣服一样来抵御寒冷。师:像这些动物的过冬方式你们知道吗?看(播放迁徙、换毛总结片段)利用白板,拖出大雁,问:大雁的过冬方式是?(幼儿说出迁徙,出示迁徙文字)响亮的告诉我(迁徙)就是从一个地方搬到另一个地方,还有谁也是迁徙过冬呢?(说出一个,就拖出该动物。
2、教师小结:除了大雁,我们还知道燕子、丹顶鹤、黄莺也是迁徙过冬的,他们从北方飞回南方,像这样迁徙过冬的鸟类,我们把他称作“候鸟”。
(4)
1、出示换毛板快。师:像这些全身长满毛的哺乳动物,他们的过冬方式是什么?一起说(换毛,擦出换毛文字)除了这些,你还知道哪些换毛过冬的动物。三、师:小动物们很聪明,他们根据自己的生活和特点选择不同的过冬方式,刚才我们讲到几种过冬方式呀?(点下一页,表格那张)哪四种过冬方式呢?(幼儿说到就按1、2、3、4顺序拖入)师:诶,下面有好多动物,你能不能帮他们找一找最最合适的过冬方式?(随便选一动物,如:老虎是用什么方式过冬呢?应该放在哪里?对,放在换毛的这一格,燕子又应该放在哪一格,是用什么方式过冬?谁来试一试(请一幼儿上台操作)对不对呀?
四、幼儿操作
(1)师:老师呀也帮你们准备了一张操作分类表和好多小动物,请你按照动物不同的过冬方式,把他贴在对应的格子里,不要搬椅子,轻轻地走过去。
(2)师:请贴好的小朋友相互检查一下。都贴好了吗?请你们把操作卡轻轻的放在椅子下,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
五、结束
师:今天呀,我们讨论了四种过冬方式,其实除了躲藏、冬眠、迁徙、换毛这些以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方式呢?比如说......老师帮你们查了好多资料,走,我们一起回教室看一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