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冬夜读书示子聿、观书有感》教案

时间:2025-11-05 04:30:08
《古诗两首冬夜读书示子聿、观书有感》教案

《古诗两首冬夜读书示子聿、观书有感》教案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古诗吧,狭义的古诗,是指产生于唐代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近体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歌体裁。其实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古诗两首冬夜读书示子聿、观书有感》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古诗两首冬夜读书示子聿、观书有感》教案1

课题

16、古诗两首

  备课时间

11.22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4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解释诗句中中带点的词语,并说说诗句的意思;想像《观书有感》所描绘的景象

教学重难点

能解释诗句中中带点的词语,并说说诗句的意思

教具准备

投影片、挂图。

  教学时间

二课时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冬夜读书示子聿》。

2、掌握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诗歌内容,知道大概内容

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学习《冬夜读书示子聿》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背诵古诗导入

我们以前学过哪些古诗?同学们在课外又学会背诵了哪些古诗?现在请同学们背诵自己喜爱的古诗。

刚才同学们背诵的古诗中,有没有宋代诗人陆游的诗啊?

背诵自己喜爱的古诗。

复习巩固

二、学习《冬夜读书示子聿》

1、简介陆游。

2、解题、释题。

示:指示,训示。子聿:陆游的小儿子。

题意:用冬夜读书发生的感想来教育儿子子聿。

3、初读指导。

(1)教师范读,学生画出生字。

(2)指导学生读生字,认读并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指导学生试读诗文,把全诗读通读顺。

4、理解前两行诗句。

(1)读第一行诗,疏通字词,说说第一行诗的意思。

学问:读书学习。

无遗力:不遗余力。

这一行的意思是: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的。

(2)读第二行诗,理解诗意。

始:才。

这一行的意思是:青少年时代花的功夫,往往要到年老时才取得成就。

(3)朗读前两行诗句,把第一、二行的意思连起来理解。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做学问要不遗余力地下苦功夫。

5、理解第三、四行诗句的意思。

(1)读第三、四行诗,理解“终、绝知、躬行”

终:到底,毕竟。

绝知:深入透彻地理解。

躬行:亲自实践。

(2)说说第三、四行诗句的意思。

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还是不完善的。要深切地了解必须亲自实践。

(3)体味第三、四句的含义?

第三、四两句表述了知与行的关系:书本上学到的东西,一定要通过实践才能变成真正的学问。

6、指导朗读,体会古诗的思想感情。

理解诗题意思

学生读生字

认读并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学生试读诗文,把全诗读通读顺。

朗读,体会古诗的思想感情

体味第三、四句的含义

有感情朗读全诗

指导学生了解诗人陆游

指导学生把全诗读通读顺

能解释诗句中带点的词语意思

能大致感悟诗句的意思

感受古诗文字和意境的美

体会古诗的思想感情

作业布置

背诵并抄写古诗《冬夜读书示子聿》

板书设计

冬夜读书示子聿

无遗力

工夫

少一老

躬行一绝知

《古诗两首冬夜读书示子聿、观书有感》教案2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自学生字新词。

3、能解释诗句中的关键词语,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能借助图画。

4、感受古诗文字和意境的美,领悟知识和实践的关系,懂得不断读书,不断吸取新知识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感受古诗文字和意境的美。

教具准备:

古诗录音、投影

教学时间:

2教时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简介:

1、两首古诗的作者;

2、两首古诗都是由读书而生发的感想。

二、学习第一首古诗

《冬夜读书示子聿》

1.读通:

试读,读准字音

子聿(yǜ)遗(yí)力躬(gōng)行

试读古诗,不破词。

2.读懂:

(1)理解字词(略)

(2)领悟句意

指导连词成句,理解句意。

对句意的理解意会就行,不求文字的`统一。

组织讨论,指名试讲

(3)领悟诗旨:

人们光靠读书是不够的,要获得真知,就必须亲自参加实践。

3.读好: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4读熟:

指导反复诵读,直至背诵。

三、作业:

1.练字:

2.背默古诗

3.写同音字:

yōu()闲()静()虑()秀

mò()生()认冷()沉()

jiàn()价()议关()火()

第二课时

一、回忆第一首古诗内容,指名背诵。

二、回忆第一首古诗学习方法,引导自学:

通:正确、流利

懂:感悟、理解

好:表情、感情

熟:背诵、默写

三、学习(自学)

教师相机点拨

1.徘徊:原:来回走动

诗中:闪耀、浮动

2.这首诗是借半亩方塘清澈明净的形象来喻读书体会的。

3.诗旨:人应该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的知识,才能更加心

智开豁。

四、点发:

两首诗都是围绕读书生发一定道理的,其感想句都是诗的后两句。

五、联系实际谈读了以上两首诗的感想。

六、录音范读

让学生跟读,做到口诵心悟,让学生体会到古诗的语言文字美和吟诵古诗的乐趣。

七、作业:

1.将《观书有感》中作者所描绘的景象写下来。

2.默写古诗。

3.默读下面句子,在其中停顿时间较长的词语后面画上“/”

(1)我们活着/就是要/给我们生活其中的社会/添上一点光彩。

(2)我似乎看见/他那双被雨水打湿的眼睛/也在发光。

4.请发挥想象,将“向日葵在霞光中正对着西下的夕阳”这一句改写,要将“向日葵”当做人来写,但句意不变。

《古诗两首冬夜读书示子聿、观书有感》教案3

教学内容:

16、古诗两首

知识目标:

学会本课生字,读准“鉴”、“徊”,正确书写“鉴”。

能力目标:

能解释“渠”“为”“绝”“躬”等字意,再说说诗句“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意思,能借助注释、字典等途径理解诗句中的关键词语,感受古诗文字和意境美。

情感目标:

领悟知识和实际关系,懂得不断读书,不断吸取新知识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能有感情地背诵课文。能解释诗句中带点的词语,并说说诗句的意思;想象《观书有感》所描绘的景象。

教学难点:

感受古诗文字和意境的美,领悟知识与实践的关系以及从读书中不断吸取新知识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

投影片

教学时间:

2课时

板书设计:

板书:

冬夜读书

示功夫无遗力

少老

躬行绝知

子聿

观书半亩方塘:清澈明净源头活水

有感

(人的心智)(更加聪明)(读书汲取)

第1课时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修改备注

一、背诵古诗导入

二、学习《冬夜读书示子聿》

三、作业

我们以前学过哪些古诗?同学们在课外又学会背诵了哪些古诗?现在请同学们背诵自己喜爱的古诗。

刚才大家背诵的古诗中,有没有宋代诗人陆游的诗呀?

1、简介陆游。

2、解题,释题。

示:指示、训示。子聿:陆游的小儿子。

题意:用冬夜读书生发的感想来教育儿子子聿。

3、初读指导

(1)教师范读,学生画出生字。

(2)学生读生字,认读并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生试读诗文,把全诗读通读顺。

4、理解前两行诗句。

(1)读第一行诗,疏通字词,说说第一行诗的意思。

学问:读书学习。

无遗力:不遗余力。

这一行的意思是: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的。青少年时代花的工夫,往往要到年老时才取得成就。

(2)读第二行诗,理解诗意。

始:才

这一行的意思是:

(3)朗读前两行诗句,把一、二行的意思连起来理解。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做学问要不遗余力地下苦功夫。

5、理解第三、四行诗句的意思。

(1)读第三、四行诗,理解“终”、“绝知”、“躬行”的意思。

终:到底,毕竟。

绝知:深入透彻的理解。

躬行:亲自实践。

(2)说说第三、四行诗的意思。

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还是不完善的。要深切地了解必须亲自实践才行。

(3)体味三、四句的含意。

第三、四两句表述了知与行的关系:书本上学到的东西,一定要通过实践才能变成真正的学问。

6、指导朗读,体会古诗的思想感情。

(1)听录音。

(2)自由练读。

(3)指名读评价再读。

(4)齐读。

(5)指导背诵。

1、背诵并抄写古诗《冬夜读书示子聿》。

2、课外自学一两首没有学过的古诗。

画出生字

理解词语

读通课文

理解诗句

朗读

背诵

第2课时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修改备注

一、复习导入

二、学习《观书有感》

三、学习本课生字

四、由学生推荐课外自学古诗

五、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诵《冬夜读书示子聿》。

2、背诵这首古诗。

1、按自学提纲自学古诗。

出示幻灯:

自学提纲:

1、读一读,想一想,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2、借助字典或联系诗句理解词语“鉴”、“徘徊”、“渠”、“如许”等,并说说诗句的意思。

3、记下不懂的问题。

2、交流自学情况。

(1)配乐范读。边听边思考: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2)学生交流读懂的内容。

学生谈对诗句的理解,教师随机指导。

重点:

准确理解一些词语。

鉴:镜子。

徘徊:在一个地方走来走去,诗中指天光云影映在水塘中闪耀浮动。

渠:它,指方塘。

如许:如此。

理解:“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意思。

边读边理解边想象。

(3)质疑解疑

3、有感情的朗读、背诵。

(1)看图,听录音,进一步感受诗的意境,想象诗中所描绘的景象。

(2)学生自由练读。(读中领悟:正像源源的活水使池塘变得如此清澈,人要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的知识,才能变得更加聪明)

(3)指名读。

(4)练习背诵。

1、记忆字形:说一说你用什么方法记住“聿”、“鉴”、“徘徊”这几个字。

2、正确书书写。

3、练习书写。

1、分组交流收集的古诗。

提示:先读读古诗,说说作者是谁。还可以用自己的话简单说说诗句的意思,最后和大家读一读。

请二至三名同学当小老师,向全班同学推荐古诗。

1、背诵课文。

2、默写古诗。

自学

交流

朗读

背诵

《《古诗两首冬夜读书示子聿、观书有感》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