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

时间:2025-10-31 02:21:08
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大全7篇)

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大全7篇)

身为一位优秀的老师,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教学,通过教学反思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如何把教学反思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1

活动目标

1、在拆拆、装装、玩玩的过程中,掌握电动玩具电池拆装的方法。

2、积极参与探索活动,萌发求知欲望,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每人一件电动玩具,一个小塑料盒,因各种原因不会动的玩具、若干个电池:电池回收箱一个:电池安装示意图一张。

活动过程

一、设置情境

师:“六一”儿童节就要到了,玩具厂的叔叔阿姨为了表示他们的爱心,让小朋友过个快乐的节日,特意给你们捐赠了一批各种各样的玩具,(出示电动玩具)你们猜:“这小猴会敲鼓吗?”“洋娃娃会跳舞吗?”这些玩具全是电动玩具。

教师提问:这些玩具为什么会自己动起来呢?激起孩子们探索的欲望。

1、拆电动玩具。

(1)师:现在教师给每人发一件玩具,小朋友可以去玩一玩,看看玩具是怎么玩的。假如你想知道玩具会动的'秘密,你也可以把它拆开,然后互相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2)幼儿玩玩具,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大胆地拆,并把拆下来的东西放在盒里。

(3)提问:你发现玩具里有些什么?

小结:原来玩具里有电池、弹簧、开关。

2、装电池。

(1)师:小朋友拆开了玩具,还发现了许多秘密,那你们能不能再把它装好,让它变得和原来一样会自己动呢?

(2)幼儿装电池(肯定会有幼儿因电池装反等原因使玩具动不起来)

二、讨论

1、为什么刚才会自己动的玩具现在不会动了呢?

2、如果是电池装反了,那电池应该怎样装才是对的呢?

引导幼儿认识电池上的“+”“一”标志。并在实物投影仪上出示示意图,要求幼儿按示意图安装电池。

1、师:这里有几件小弟弟玩过的电动玩具,不知什么原因这些玩具不会自己动了,等一下请你们拆开检查一下原因,然后想办法使它们动走来,你可以和旁边小朋友一起想力法,也可把你的好办法讲给好朋友听。

2、幼儿操作探索,鼓励幼儿和同伴、老师交流,把自己的发现表达出来。

3、提问:

(1)你发现玩具是什么原因不能动吗?你怎样又使它动起来的?

小结:玩具不能自己动的原因很多,有的是电池装反了,有的是没装电池,有的是电池的电用完了,有的因为没有弹簧。

(2)电池内的电用完了,这个废电池该怎么办呢?(教育幼儿不能随便把它剥开,也不能随便乱扔,要把它放在“电池回收箱”内,因为电池里的东西对人体有害,乱染会污染环境)

三、玩电动玩具

师:今天小朋友的玩具各种各样,你们可商量开一个“玩具表演会”,让大家一块分享玩具带来的快乐,过一个难忘的节日。

活动延伸

1、在班里设立“电池回收箱”,鼓励幼儿从收集废电池开始,争做“环保小卫士”。

2、在操作区提供电池、各种电动玩具,鼓励幼儿进一步操作探索。

3、教育幼儿要爱惜玩具。

活动反思

电池——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十分普遍,幼儿经常能够接触到它,如玩各种的电动玩具、遥控器等等,而对于电池的神奇力量,幼儿感到很新奇,也很有趣,为了激发他们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培养他们乐于尝试、勤于动手的习惯。设计了尝试性、操作性和探索性较强的尝试学习活动——好玩的电动玩具。活动主要通过让幼儿各种各样的玩具和不断地探索,一步步地揭开电池的各种秘密,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认识电池并学会安装电池的方法。

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2

设计意图:

在地球上,所有东西往上一抛都会落下来,这是小班幼儿都有的生活经验。但是对幼儿熟知的经验有没有进一步探索的意义和价值呢?我们试图通过一个集体活动来推动幼儿对这些生活经验进行深层次的探索,以帮助幼儿学习观察、比较、记录等科学探索的方法。

目标:

1、观察、比较物体下落时的现象,对物体的下落现象感兴趣。

2、能用记录的方式和语言来表达观察到的现象。

准备:

1、第一次操作所需的材料:纸杯、纸盘、泡沫积木、树叶、羽毛、软球、丝巾、绳子、手帕、废弃的饮料瓶、三毛球等,数量之和多于幼儿人数。

2、第二次操作所需的材料同上,每人增加一份记录纸和笔。

3、第三次操作所需的材料:同样大小、颜色的手工纸每人一张。

过程:

一、观察一种物体的下落现象并清楚表达

1、提出任务。

今天我们来做一个"没那么简单考考你"的挑战游戏。"没那么简单考考你"是什么意思呢?(看上去很简单,其实不简单。)

我们知道在地球上所有的物品往上一抛,都会(幼儿补充:落下来。)这个问题真的很简单!但是你是否注意到,每种东西落下来是什么样子的呢?又能否用清楚流畅的语言来表达呢?"

请你仔细观察这些物品落下来的样子,等一会儿要请你表达。

2、教师操作,逐一让物体下落。

3、交流与总结。

(1)幼儿交流。

(2)教师总结:大家通过仔细观察,把"落下来"这件事情表达得很清楚。有的注意到了落下来的声音,有的观察到了落下来的样子,有的发现了落下来的速度。很棒!(开门见山地让幼儿带着任务观察物品落下来的现象,为下面环节的展开作经验准备。)

二、观察、比较两种物体下落现象的不同,用记录方式表达观察到的现象

1、提出任务。

我们今天的挑战是"没那么简单考考你",下面请选择两样物体,让它们从同一高度同时落下(用动作解释"同一高度,同时落下"),观察它们的不同,并记录下来。

教师在幼儿操作时的指导要点如下:

●注意了解幼儿是否遵守"同一高度,同时落下"的规则。

●当幼儿有了自己的发现时提醒他们记录下来。

●当幼儿记录有困难时,可以让他们观察同伴记录,提醒他们用符号进行记录。

2、交流与总结。

(1)幼儿交流自己的记录。

教师这时可以关注以下两个方面:

●幼儿创造性地用符号来表示自己的发现。

●幼儿记录物体下落速度的不同表现。

(2)总结物体下落现象的相关因素。

大家通过观察、比较、记录,知道了物体落下来时有许多不同。可是,这些不同可能和什么有关系呢?(根据幼 ……此处隐藏2548个字……蚊子)

(4)师:小朋友知道得真多,小鸟谢谢你们告诉了它这么多知识,它继续往前飞,又会看见什么呢?

2、观看母鸡的课件。

(1)、小鸟看到谁在干什么?母鸡是怎样生宝宝的?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课件(母鸡→鸡蛋→小鸡)

(2)、师:还有哪些动物会生蛋呢?(出示课件:鸭、鹅、鸟)小结:像这些动物妈妈先产卵,小宝宝呆在卵里,吸收卵里的养分,然后不断的变化长大,最后长成和妈妈一样的动物叫卵生动物、这种动物妈妈生宝宝的方式有个好听的名字叫:卵生。

(3)、扩散思维:还有哪些动物也是卵生动物?(出示课件:鹰、蚂蚁、鱼、壁虎)师小结:其实动物界里,很多鸟类、昆虫累、鱼类、爬行类都是卵生动物。

(二)、了解胎生动物的'有关常识。

(1)、是不是所有的动物都是卵生动物的呢?(不是)

(2)、出示课件,猫的图片,猫妈妈生下的宝宝是谁?它长的怎么样?

(3)、出示课件,狗的图片,狗妈妈生下的宝宝是谁?它长的怎么样?(引导幼儿观察小猫、小狗一生下来就和妈妈长的一个模样就有头、身体、四肢、尾巴,还要喝妈妈的奶长大呢。)小结:像小猫、小狗一生下来就和妈妈长的一样的动物叫胎生动物。这种动物妈妈生宝宝的方式也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胎生。

(4)、发散性思考:出示课件,大象是胎生动物还是卵生动物?还有哪些动物也是胎生动物?(出示课件,猪、牛、兔……)师小结:其实在动物界,许多哺乳动物都是胎生动物。

三、巩固卵生动物和胎生动物。

(1)、分别出示各种小动物课件,让幼儿猜猜它是卵生动物?还是胎生动物?

(2)、幼儿讲述后,教师逐一出示答案。

四、出示课件,以竞赛的形式,幼儿进行抢答,进一步巩固对卵生、胎生的知识。

1、师介绍参赛小组:红队:红队必胜,耶。

绿队:绿色绿色,健康快乐!耶。

2、师介绍游戏规则:当出示动物图片时,请每队队员进行举手抢答,答对的小组队员自己插上一面小红旗,抢答结束后以红旗多的一队获胜。

3、总结得分情况,祝贺获胜小组。

五、活动延伸:

师:大自然还有许多动物,哪些是卵生动物,哪些是胎生动物呢,请小朋友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查阅资料,收集一些图片带到幼儿来,介绍给其他小朋友听,好吗?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中幼儿都充满了热情与好奇。孩子们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始终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在主动的学习中探索,在自由的探索中发现,使幼儿不仅知道动物的出生方式,还知道了它们的成长过程。在游戏环节孩子们通过操作在玩中学,操作中验证。与幼儿互动将幼儿的经验提升。

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6

活动目标:

1、认识家中常见的植物、

2、感觉照顾植物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我家的植物”

2、挂图“我家的植物”

3、班级里栽种的各种植物、

活动流程:

展示挂图→思考问题→照顾植物→活动延伸

活动过程:

一、展示挂图:

请幼儿看幼儿用书“我家的植物”画面,教师给幼儿一一讲解展示挂图“我家的植物”

二、思考问题:

看到了图上的许多种植物后,请幼儿思考以下问题:

─哪些植物会发出香味?你们家里有能发出香味的植物吗?这些植物让你想到什么有趣的事?

─哪些植物的叶子有多种颜色?你家有吗?""是些什么颜色的叶子呢?

─哪些植物会攀爬?这些植物学会开花吗?开什么颜色的花呢?

─哪些植物常在房间、客厅里看到呢?

三、照顾植物:

请幼儿想一想我们应该怎样照顾植物:

─修整枯掉的叶子或过长的枝叶。

─整株拔起生病的'植物,更换土壤、晒晒太阳。

─当土壤表面干了的时候,就需要给植物浇浇水,直到喷底有水漏出来为止。

─开花的植物放在阳光下,观叶的植物一星期1—2次太阳即可。

四、活动延伸:

学习孵豆芽的方法并观察豆芽成长的过程。

活动反思:

科学活动并不是把现成的科学结论告诉幼儿,而是使幼儿成为渴求了解世界的探索者和发现者。我们的科学教育,就是要提供丰富的材料,营造宽舒的心理环境,在做中学,在做中思考让幼儿在探究中惊异科学,在持久、深入地探究过程中建构科学经验。

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7

活动目标

1、通过幼儿动手实验、游戏、感知水的特性。

2、了解水的用途、教育幼儿要节约用水。

活动准备

1、在活动区游戏和日常生活中,启发幼儿观察水的特点。

2、游戏材料准备:容器、盐、糖、水车若干、酒精灯。

活动过程

1、以猜谜语形式猜“水”

2、提问:你在哪里见到过水?(启发幼儿描述自己见到水的情形。)

3、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水和玩具,请小朋友做个实验,看看水有什么变化?

实验要求:仔细观察实验过程及发生的变化,不浪费水。

4、分5个小组游戏,幼儿自选一组参加。

水的三态组:“你们把冰加热后发现什么了?”

溶解组:“把盐、糖放进水里搅拌后,它怎么不见了?”

沉浮组:“把东西放在水里,有什么不同现象?”

流动组:“为什么小篮子装不住水?”

冲力组:“为什么把水浇在水车上,它就会转?”

5、“唉,小朋友,到这组来看看,这些小朋友都发现了什么?”请全班小朋友一起观察冰溶化的现象,并请一个小朋友讲述他们的发现:加热加热,冰——————水——————水蒸汽

提问:a、把水蒸汽变成冰应该怎么办?

b、夏天时,下了一场大雨,地上都湿了,为什么太阳出来,地上的水就干了? (启发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并把学到的知识用到生活中去。) 2》溶解组小朋友讲解:把盐、糖、沙子放在水里,搅拌后,盐和糖溶解在水里了,沙子没有溶解,说明水能溶解某些东西,有的东西不能溶解。 3》沉浮组小朋友讲解:各种东西放在水里后,有的东西沉下去了,有些东西浮在水面上,说明水有浮力。流动组的小朋友讲解:用小篮子舀不起水,说明水是流动的。水的冲力组:水倒在水车上,水车转了,说明水有冲力,有力量。

通过以上幼儿亲手实验、观察、讲述培养了幼儿动手实验的`兴趣,观察的能力及分析,讲述能力等。

活动反思

在教学中,幼儿对操作、探究很感兴趣,通过操作的形式让幼儿体会到探究创新的过程和快乐,活动中利用生活经验交流讨论、多媒体引导、发散思维创新想象,操作实验、创新实验交流、记录总结等活动,引导幼儿创新动脑思维,教师适当的提供了探索材料,把问题抛给幼儿自己尝试着探索创新,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幼互动,培养幼儿的思维想象力,创新能力。

《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大全7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