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随笔

时间:2025-11-05 13:06:13
[优秀]教育的随笔

[优秀]教育的随笔

在学习、工作中,大家都写过随笔吗?随笔通常指一种散文体裁,随手笔录,抒情、叙事或评论不拘,篇幅短小。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随笔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教育的随笔,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教育的随笔1

“起立,转身,我们要出发了。”我正喊着口令让孩子们排队。孩子们听到我的口令有几个孩子就涌到我的面前,挤着抢当排头,有时椅子倒了也顾不得扶好。你挤我,我挤你,经常会听到“老师,他挤我!”这样的告状声。所以每天做操和户外活动前的排队成了我最头疼的一个环节。

柔柔是个聪明的孩子他发现我每次让孩子排队都是从座位上让孩子起身然后依次排队的,所以她每次都很快先将自己的小椅子排在最前面,有时被别的孩子抢先了她还在那哭着鼻子喊“这个位子是我的,老师他抢我的位置。”我问:“是他先放好椅子的啊,为什么你一定要坐在第一个那?”“我要排第一。”

那你不能总坐在最前面一直排第一个吧,别的小朋友也要轮流坐的啊!也要轮流排第一的嘛”她哭着总不答应。嘴里一直嚷着:“我要排第一,我要排第一,我是排第一的嘛。”

见此,我拉过柔柔说:“柔柔很棒的,老师今天让你当组长让你来管理小朋友排队好吧,哪个小朋友不好好排队你帮老师让他们排好队好吗?”柔柔这才高兴地点了点头。

现在的孩子对于“第一”会这样的敏感可能是每个家长或者老师经常给孩子灌输的词语,使得孩子们总认为第一才是最优秀的,于是争着站这个位置。

想不到,在这小小的'“排队”里还有这么多的内涵,看来孩子的小脑袋中还真藏着不少秘密在等着我们来发现呢。针对这个问题,老师要站在孩子的角度上,用孩子的眼光来看这个“第一”。那么用什么方法让他们主动放弃这样诱人的位置而互相谦让的排队呢?我们怎么让大家不争不抢呢?在活动中我试想几点:

1.可以看谁的表现好,就让谁站第一;

2.可以轮流站第一;

3.遇到不讲理的孩子,教师可以用转移的方法,鼓励他帮老师一起管理小朋友。

通过一段时间对孩子们的培养,孩子们再也不你挤我我挤你了,知道只要表现好谁都有机会站在第一,也很快就站好队了。

教育的随笔2

今天早上,我们班的洋洋妈妈来送洋洋去幼儿园。我和她热情地谈论了阳阳最近的表演。洋洋的妈妈和我谈了很多,但最让她头疼的是孩子的“挑食”。她告诉我:“阳阳”很少在家里吃,不吃,不吃,不喜欢吃,不喜欢喝牛奶,生气我和父亲吵架了就一顿饭,在这个时候,我们忍不住责骂他,他听了李,李,他不吃,做什么”!听了洋洋妈妈的.话后,我向她提出了几点建议:我们大人对食物有大人的看法,当然孩子也不例外,为父母挑选食物的孩子不一定能够理解。这时,父母不应该“强人为难”,而可以采用诱导法:选择可爱的食物,然后坐下来边吃边和孩子交谈。

教育的随笔3

在很多幼儿园,随处可见丢弃的小小垃圾、老师煞费苦心收集来的半成品

无用武之地,市直几所幼儿园的精辟做法给了我极大的启发和思考:小小垃圾经过变身也可以有巨大作用,半成品材料稍作修饰也可以那样美观。酒瓶、泥巴、瓶盖、纸盘、纸箱以及小小的碎纸片摇身一变,看到的是极富美感、极有文化的艺术品,摆放在幼儿园的角角落落,映射出的是幼儿园的一种文化、一种修养,一种境界。在实地观摩了市直一幼的环境之后,最大的感触就是:一幼的孩子真幸福。生活在一幼这样丰富、充实、文化、美的`幼儿园真的是极大的幸福!从幼儿园的大环境,到走廊、班级环境,再到主题墙、区角环境,老师的用心尽显其中,最最触动我的还是孩子们的区域活动:规划不一的各式区角、琳琅满目的各式材料,孩子与区角、材料的最大限度互动,我相信:孩子们会快乐、会收获、会成长、会进步!

交流会的时间虽不长,带给我的启迪和思考是长长的、远远的:幼儿园的环境为什么是这样的?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做对孩子有何发展?我们应该怎样去做?孙秀红主任提出的几个“为什么”确实值得思考,值得研究,市直几所幼儿园在经过多年实践,也给我们做出了领袖般的榜样示范作用,在他们的引领下,相信我们会有所收获、有所启发、有所创新、有所进步。

幼儿教师肩上的责任很重,我们需要赋予孩子怎样的成长环境,是值得我们用接下来的时间好好去研讨实践的。努力思考,认真实践,做新时代的幼儿教师!

教育的随笔4

李玉珩是我班上的一位外地借读女生,父母在菜市场以卖菜为生,家中还有一位弟弟。在家她常常遭遇“冷落”。加之她家境贫寒,学习成绩一般,在学校她也常常默默无闻,长此以往,造成了她内向的性格,不愿与同学接触,不参加任何活动,常常一个人玩,她默默地把自己封闭在一个狭小的天地里。我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几次与她的谈心却是收效甚微。但是我发现她的字却写得非常不错,我如获至宝,决定以此为突破口,一天批完她的作业本,我在作业后写了这么一段话“看着你工整漂亮的字,简直是一种美的享受。”没料到第二天她在作业本上画了个笑脸,我也仿佛看到了孩子久违的笑容。那时正逢班中要出黑板报,我意识到这是一次很好的机会,于是我马上找她谈心,问她能不能为班级的黑板报誊写文章,由于受到了鼓励,她一口答应了。在她看来,誊写文章是个很了不起的“待遇”,她非常珍惜这个机会,誊写文章一丝不苟,字写得工整漂亮。当她出完黑板报时,她漂亮的字体,引来了许多同学的称赞,往日从不引人注目的李玉珩,一下子成为了同学们羡慕的`对象,我第一次发现她露出心底的微笑。这时,我也深深感到鼓励孩子树立信心的时机已经到了,我在班会课上,当众表扬了她,并带头鼓起掌来。此时的她笑得很甜,沉浸在受人尊重,受人赞扬的氛围中,体验着成功的喜悦。这时又有学生提议,让她担任班级的宣传干事,在同学们的期待声中,她愉快的接受了这个任务。放学后我找李玉珩谈心,我激动地说:“这件事正是证明了你的才能,你并非事事不如人,同学们也很喜欢你,关键是自己对自己有信心!”她笑着点点头。至此以后,我更关注这个孩子了,集体的活动总是鼓励她参加,常常为她的点滴进步而高兴,给予表扬。慢慢她的学习尽头也足了,比以前勤奋多了,功夫不负有心人,她的勤奋使考试分数一次比一次高,这又让她一次次品尝了成功的喜悦。这次的期中考试她数学得了97分的好成绩,她笑得合不拢嘴!此时,我发现李玉珩已经彻底走出了自卑的阴影,笑容又重新回到了她的脸上,她愿意与同学一起玩了,她终于找回了属于她的快乐,我也深深感受到了一种快乐。

教育的随笔5

做好小学生的健康教育教学工作,可以使他们从小接受系统的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强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预防各种常疾病,可以为他们一生的健康打下良好的基础。

下面我就结合自己半学期来的健康教育教学的过程,谈几点粗浅的体会。

一、提高认识,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健 ……此处隐藏6612个字……间,我的口吻尽量的轻描淡写,既给他们留下一定的印象,也不要伤害他们的感情。

三、历史与数学

在组织学生讨论“与秦始皇相比较,你认为汉武帝是怎样一位帝王?”这个问题时,讲到司马光对汉武帝的评价“其所以有亡秦之失,而免于亡秦之祸。”这句著名的评论时,很多同学问:“老师是司马迁吧?”因为之前的教学中多次说到司马迁的《史记》,学生是很容易先入为主的。我马上提醒:“就是你们小时候读过的七岁砸缸的那个司马光。”同学们一脸的欣然。我立即记起前几天看见的一本杂志上说到这个故事运用的数学思维。于是我决定和同学们分享。我故意顿了顿问:“聪明的同学们谁能分析出司马光运用的是什么数学原理?”孩子们一脸的疑问。我微笑着回答:“别的小朋友哭着喊着找大人,是想让大人伸手把小朋友从缸里拉出来,是让人离开水,是顺向思维。而司马光看见旁边的石头,用石头把缸砸破了,是让水离开人,属于逆向思维。”短短的'几句话,让教室里的气氛活跃了起来。由于我的历史课多是在下午。我发现,课堂上的旁征博引显得特别的重要。如果只是照本宣科,学生一定不会喜欢。

案例启示:其实学科之间的融合,有时候就可以做到这般的不露痕迹,却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历史与文学

“都江堰”一节的内容很简单,在《商鞅变法与社会革新》一课也算不上教学重点。在备课时我无意中读到余秋雨先生的一篇文章——《都江堰》。我认为写得很美,决定和孩子们分享。和孩子们介绍完修建都江堰的原因、时间、地点、功能等之后,我把余秋雨先生发表在xxx年第13期《读者》的《都江堰》一文的最后两段读给孩子们听。

“但是,就在秦始皇下令修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它的规模从表面上看远不如长城宏大,却注定要稳稳当当地造福千年。如果说,长城占据了邈远的年代。长城的社会功用早已废弃,而它至今还在为无数的百姓输送汩汩清流。有了它,旱涝无常的四川平原成了天府之国。每当我们民族有了重大灾难,天府之国总是沉着地提供庇护和给养。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它永久地灌溉了中华民族。有了它,才有诸葛亮、刘备的雄才大略,才有李白、杜甫、陆游的川行华章。说得近一点,有了它,抗日战争中的中国才有了一个比较安定的后方。

它的水流不像万里长城那样突兀在外,而是细细浸润,节节延伸,延伸的距离并不比长城短。长城的文明是一种僵破的雕塑,它的文明是一种灵动的生活。长城摆出一副老资格等待人们的修缮,它却卑处一隅,像一位绝不炫耀的毫无所求的乡间母亲,只知贡献,一查履历,长城还是它的后辈,它就是都江堰。”

孩子们听得如痴如醉。后面离下课还有一点时间,我就和孩子们说了我在易中天的博客里看见的文章。易中天先生关于余秋雨先生捐赠给地震灾区孩子的图书馆事情的质疑。事情的前后引起了孩子们的兴趣。我顺便告诉孩子们,有兴趣的话可以登录他们两人的新浪博客,了解最新的情况。

本案例,把历史和文学大师联系起来。把最新的消息传递给孩子们。孩子们的注意力无一不被吸引。我认为,带着孩子们遨游,是件快乐的事情。不是都说“文史不分家”嘛。

五、历史与感动

我被孩子感动了。

在第11课《统一国家的巩固》教学中,书本56页有张“汉并天下”的瓦当的图片。备课时,我只是从教参里查到“1951年出土于陕西栎阳,直径17.5CM,陕西博物馆收藏,专家认为是西汉早期制作的。”上课的时候,我也这样和孩子们说。有一个孩子问我:“老师,瓦当是什么东西?是做什么用的?” 我哑口无言,只好给自己圆场,“前两天我家电脑坏了,我本来也想查一下瓦当是什么东西,可是没有查到。”上完课后,我把这个事情给忘了。过了两天,我又去那个班级上课。下完课正要走,一个戴眼镜的斯文男生叫住了我,递给我两张稿纸。轻声地说:“老师,我找到的亚当的材料。”我瞄了一眼,看见字迹有些潦草,我说了句:“以后字要写工整些!”“这是关于瓦当的材料,我从网上找到的,我请爷爷帮我抄的。”他的脸红了。我的心恸了一下,孩子从心里喜欢历史,可能孩子是因为我而喜欢上历史,我双手收下了那份材料,微笑对他说:“回家我仔细看看。”

时光飞逝,岁月如梭。历史的脚步匆匆,都说“活到老学到老”,我深信:我努力,我收获。

教育的随笔14

《与孩子交往要有童心》

幼教的工作对象是稚童,幼师则是比较懂事的大孩子的扮演者。在与幼儿的交往中,幼师要有一颗童心,才能和幼儿有共同语言。

幼儿园的孩子大都在3——6岁之间,这些孩子,特别是小班的孩子,刚刚离开妈妈的怀抱,还处在“世上只有妈妈好”的认识上,对幼儿园有规律的生活还不习惯、也不适应。为了让幼儿尽快地把幼儿园当成自己的家,把幼儿教师当最自己的妈妈;首先教师要有一颗童心,既能用心去说话,又让幼儿有亲切感。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要贴近幼儿的需求和愿望,只有这两颗心碰在一起,彼此产生共鸣,工作才好开展,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性格内向的泓丞来到幼儿园,哭着要找妈妈,一遍遍的央求说:老师,你给我妈妈打电话,让她来接我“。”好,泓丞不哭,老师去给你妈妈打电话。我想问你一件事:在家里你最喜欢谁啊?‘我妈妈和奶奶,妈妈每天上班、做饭、洗衣服,所以泓丞喜欢妈妈‘。那奶奶呢?’她天天哄我玩‘。好,现在老师也哄你玩。咱们玩个熊和石头人的游戏好吗“?说完老师拉着他的手做起了游戏。做完游戏,我看见他的脸上露出了笑容,我的心也放下了。一次次的童心相印,一次次的收获。泓丞对幼儿园有了亲切感。在心里默默的说:泓丞我要让你把幼儿园当成自己的家。

一个个像泓丞这样的孩子,从不愿上幼儿园到催家长早点上幼儿园,每天都在一片清脆则稚嫩的"老师早上好“的喊声中开始,在”老师再见“声中结束一天快乐的生活。

教育的随笔15

我觉得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们不仅要把自己的礼仪做好,更主要的是让我们的孩子也要学会做文明人。

从孩子们入园开始,我就要求孩子问候要积极,并告诉孩子我们为什么要这样做,让孩子养成良好的见面问好的习惯。在园所我要求孩子只要是别人给你东西就要说谢谢,在园所里孩子做的很好,只是在家到底做的怎样我不太了解。

直到有一天,和一位家长聊天才知道,我们园所的孩子把这些好习惯也带回家了。原来是有一次星期天孩子在家吃饭,妈妈帮孩子盛好了饭,孩子主动和妈妈说了声谢谢,当时这位妈妈就特别感动。作为一名孩子的'母亲对孩子的付出总是不要求回报的,可是孩子的一声谢谢是真的触到了妈妈心底的那根弦,让妈妈激动的不行。

在我们的平常生活中,我们班的孩子总会在不小心碰到别人后及时的说声对不起,在别人帮助自己的时候说声谢谢,当我看到自己所带的孩子能自己和善的解决一些小问题时心里特别的高兴。尤其是当我和家长聊天时会经常听到有家长这样说:“我家的孩子经常帮我整理东西,说是老师说的自己的东西要整理好,不要影响别人。”还有的说:“有时我不留神把垃圾扔到地上孩子也会及时的告诉我不能把垃圾扔地上。”

当我听到家长的这些话时自己别提多高兴了,我自己也因为能成为这一群孩子的老师而高兴。

《[优秀]教育的随笔.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