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用】语文教案锦集7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7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教案 篇1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飞、马、猴”3个字。认识个笔画“ ”和5个偏旁“ 、 、 、 、 、”。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认识有关影子的一些现象,激发观察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练习朗读、认字和理解句子。
教学准备:
找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师生共同在操场上做“踩影子”的游戏,让学生观察自己和同学影子的变化。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总73电63
一、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飞、马、猴”3个字。认识个笔画“ ”和5个偏旁“ 、 、 、 、 、”。
二、教学重点:练习朗读、认字。
三、教学难点:理解句子。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回顾“踩影子”的游戏,说说你是怎么做的?
2、出示课题:影子。读课题,注意轻声的读法。
3、有一个小朋友叫京京,他也和你们一样做踩影子的游戏,看着这一个字,说说怎么记住“影”字。
4、认识偏旁:三撇儿“ ”。
(二)、学习课文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借助拼音,自己小声地读一读课文,把要求会认的字圈起来。
(2)借助拼音,把要求会认的字读一读,特别注意读准前、后鼻音和翘舌音的字:影、前、常、跟、着、朋。
(3)同桌对读,互相正音。
(4)开火车读,检查读音,共同正音。
(5)自己读一读课文,把课文读流利。
2、细读课文,学习字词句,理解课文。
(1)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这两小结分别写哪一幅画?
(2)小组合作学习:看图读文,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3)大组交流,理解太阳光和影子的关系。
通过对插图的观察、学生讨论,得出结论:京京背着太阳,影子在前;面向太阳,影子在后;太阳在他的左边,影子在右;太阳在右,影子在左。
看图说说,理解“前、后、左、右”
(4)质疑、释疑。
再读课文,想想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提出来问同学,发动大家动脑筋解决问题。
在交流中学习“黑狗,常常、跟着、它、朋友”这几个词,懂得影子和黑狗有相似的地方;颜色黑,常常跟着主人转,非常亲热;“它”指影子,影子陪我上学、放学,就像我的好朋友。
(5)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自己读读课文,想办法记下来。
边读边做动作,加深对课文的记忆。
老师引读课文,指导背诵.
学生自己背诵后,再背给同桌听。
(6)动动脑筋,学习认字。
学习新偏旁“ 、 、 、 ”,说一说偏旁名称。
说一说怎么记住这些字。
读词说句认字。
五、作业布置:
1、把生字读给家长听,把课文背一背。
2、继续观察,在哪儿能见到影子。
六、板书设计: 影子教学设计教案
9. 影子
前
左 右
七、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总74电64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认识有关影子的一些现象,激发观察自然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
练习朗读、认字。
三、教学难点:
理解句子。
(一)、复习导入
1、自由读一读课文,再现课文中的生字。
2、开火车认字、词。
3、会背课文的同学站起来,背背课文。
(二)、观察说话
1、说给同桌听:我的前面是( ),我的`后面是( ),我的左边是( ),我的右边是( )。
2、大组交流:谁愿意讲给大家听,自己站起来说一说。
3、随便选一个字,(前、后、左、右)开火车说说你周围的同学。
(三)、指导写字 影子教学设计教案
1、复习“飞、鸟、马”。
(1)看图,图上画着什么?还记得这三个字吗?
(2)大家一起读一读。
2、复习笔画,学写字。
(1)看到“飞”字,你觉得它像什么?
(2)第一笔应该写什么?
(3)比较“飞”与“九”,跟老师书空。
(4)描红,防写。
3、学习新笔画。
(1)认识新笔画:竖折折钩,一笔写成。
(2)观察这两个字的笔画,你发现了什么?
(3)按笔顺书写。
(4)书写练习,个别辅导。
(四)、练 习
1、加一笔,变新字。
口—( ) 十—( ) 乌—( )
木—( ) 兔—( ) 二—( )
2、选字填空,再读一读。 影子教学设计教案
鸟 马
(1)( )儿在天上飞。
(2)( )儿在地上跑
五、作业布置:向爸爸妈妈说我的前面是( ),我的后面是( ),我的左边是( ),我的右边是( )。
六、板书设计: 鸟 马
七、课后反思:
语文教案 篇2内容预览:
16.云南的歌会
沈从文
教学目的
1.分析本文结构,理解散文特点。
2.感知文章内容,体会云南少数民族的歌会习俗。
3.掌握本文的词语。
教学重点、难点
散文特点、结构。
以读讲、探讨方式围绕课文内容和结构展开。
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迤(yi2)西 譬(pi4)喻 糯(nuo4)米 蹲(dun1)踞
忌讳(hui4) 酬(chou2)和 铁箍(gu1) 熹(xi1)微
2.解释下列词语。
引经据典:引用经典中的语句或故事。
譬喻:打比方。
忌讳:忌怕而隐避。
扶摇而上:形容直往上升。
别开生面:另外开展新的局面。
……此处隐藏1051个字……p>⑴了解与《口技》有关的知识,了解作者林嗣环等文学常识;理解课文内容,领略传统民间艺术的魅力;理解、积累“会、少、间、名、奋、毕、几”等文言词语,体会文中描摹音响的词语(如:作作索索、力拉、呼呼、许许等),辨析表示时间的词语(如:少顷、既而、是时、未几、忽、俄而等);顺畅朗读全文。
⑵学习本文层次清楚、首尾照应、言简意赅的记叙方法;体会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表现手法;揣摩语言,赏析文中对口技表演者高超技艺的生动描述。
⑶感受我国古代民间艺术的精湛奇妙,激发热爱优秀文化的感情,培养弘扬民族文化的精神。
2、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对“口技”表演条理井然、细腻生动的记叙与描写。
难点:多方面表现口技表演者高超技艺的写法。
3、教学方法
根据本文叙述流畅描写生动的特点,拟用以下几种方法实施教学:
诵读体悟法;译述品评法;讨论置疑法;拓展探究法。
4、教学时间
两课时。
5、教具准备
多媒体cAI课件、投影仪、录音机及示范朗读带。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了解相关知识,反复诵读课文,掌握文言字词,理清叙述思路,努力译述课文。
教学步骤:
1、导语激趣
(录音机播放口技表演的磁带)同学们,你们听到了什么?用你的语言简单描述一下。(学生描述老师点评)是啊,阳光明媚的春光中鸟儿欢快的百啭千啼,汩汩流淌的山间小溪,青青草地上羊儿咩咩的叫声,还有牧童悠扬的笛声,多么美好动人的春光图阿!其实这是口技演员运用口腔发声技巧,借助简单道具,模仿出自然界的各种声音,惟妙惟肖,妙不可言。今天,我们学习清代林嗣环写的《口技》,透过生动的文字描绘,去感受精彩的口技表演,相信你会有身临其境之感,你会领略到这种传统技艺的无比美妙。
2、走进文本
⑴预习检查,反馈自学情况。
①多媒体显示,给加点字注音。
少顷(shǎo)呓语(yì)曳(yè)屋许(hǔ)许声几(jī)欲叱(chì)犬吠(fèi)中间(jiàn)
语文教案 篇5【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反复阅读,概括归纳,了解作者介绍的科学知识,体味作者科学细致的观察态度和热爱昆虫的细腻情感。
过程和方法: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师生同读同品,获取科学知识,品味作者情感。
情感与收获:感受法布尔“以虫性观照人性”的人生和他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
【教学步骤】
一、故事导入
1、时光倒回到童年,同学们你小时候玩过小昆虫吗?
(预设)①如果有,则学生说故事。
②如果没有,则老师说一个小时候玩蚱蜢的故事。
2、你喜欢这些小昆虫吗?比如蜜蜂、蝴蝶、蜻蜓(给出图片),学生说。引出本文课题。
二、读课文了解蝈蝈的科学知识
1、(给出图片)从众多的昆虫图片中找出哪一幅是绿色蝈蝈,讲讲你是怎样认出它的。
2、学生大声朗读课文,看看作者告诉我们关于绿色蝈蝈的哪些科学知识?
(要求):
①学生读书勾划要点。
②总结发言。
三、读课文品味作者对昆虫的'情感
作者写此文不单是向我们介绍有关蝈蝈的科学知识,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深刻而细腻的情感。学生再读课文,探索发现作者的文字中包含了怎样的情感?
(要求):
①学生读书勾划要点。
②小组合作交流,总结补充。
③总结发言。
四、延伸练习
(给出图片)再看这些小生灵,我们的感情一定发生了变化。它们不再只是儿时的玩具,它们和人一样是那么的鲜活灵动,是多么可爱的自然的精灵,你一定会喜欢。
你会和哪一个小昆虫做朋友呢?你们是怎样做朋友的?
(要求):自己写一小段文字,全班交流。
五、课外体验与练习
亲近大自然,让我们的心灵更加宽阔、诗意,去倾听昆虫的声音吧,这就是在倾听大自然的声音。
去户外静听昆虫的鸣叫,听听你的昆虫朋友在向你诉说些什么,用一段话形象地描写出来。
语文教案 篇6教学目标
1、 学习本课8个生字,记住字形,理解新词。
2、 初知课文内容,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 指导书写,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姿势和写字习惯。
重点难点
重点: 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学习生字
难点:指导学生规范书写“南、鱼”
教学简要过程及重、难点的突破
一、初读指导
1、范读课文,提醒学生注意生字的`读音。
2、自由轻声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词。
4、 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
可 采莲 莲叶 田田 鱼戏 间 西 北
(2)指名朗读,指点学生区别加点字读音的异同。
(3)了解词语掌握情况,重点领会:
采莲:采摘莲子
戏:游戏、嬉戏
二、教学生字词
1、自学书后第二题,练习书空。
2、分析字形,指导书写:
江:三点水,右边是工。口头组词:长江、江水、江南
南:下面的里面不是羊,口头组词。
可:注意笔顺,最后写竖钩。口头组词。
鱼:上面像鱼头,“田”像鱼身,“一”像鱼尾。
北:右面先写撇,左不出头。
实施修改意见
了解江南
重点指导“鱼、西”
精搜彩集创信意息
精彩创意:
录像出示有关江南一带风光、山水的内容,使学生对江南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实施修改意见
作实业践设活计动
必做:
1、 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2、 在习字册上练写生字。
选做:
课外阅读:描写江南的景色。
实施修改意见
生字加拼音写2遍
教学札记
语文教案 篇7教学重点:
1, 象征的艺术手法;排比和反问的修辞方法。
2, 准确而富有感情的语言。
3, 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教学难点:
象征的艺术手法。
预习要求:
1, 阅读预习一,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
2, 完成预习三,1,3
1, 给下列字注音:
错综毡子外壳昔主宰垠砥恹逸晕圈倔强虬枝婆娑楠木颀
2, 解释下列词语:(四音节合成词要求说出结构)
视野黄绿错综妙手偶得锤炼主宰垠坦荡如砥倦怠潜滋暗长恹恹旁逸斜出参天婆娑伟岸纵横决荡秀颀
教时安排:
2教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