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上册音乐课教案

时间:2025-11-07 04:30:07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音乐课教案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音乐课教案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音乐课教案 ,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芦笛》。

2、用大鼓和小鼓为歌曲伴奏。

教学目标

1、会唱歌曲《芦笛》,并能用自然而又轻快的声音准确表现歌曲情绪。

2、了解轮唱这一演唱形式,轮唱要做到不追赶、和谐。

3、了解乐器大鼓和小鼓,并学会基本演奏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1、唱好附点八点音符。

2、轮唱时声音和谐、节奏整齐。

教学准备:

多媒体、录音机、大鼓、小鼓、竹笛、课本

教学过程:

1、导言:上节音乐课我们学习了音乐知识“二四拍”,并且知道了二四拍的强弱规律。今天我再考考小朋友们,什么叫“二四拍”?它的强弱规律是什么?

(学生回答)

老师总结:“二四拍”就是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二拍。它的强弱规律是:强、弱

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首二四拍的歌曲:《芦笛》

芦笛是一种吹管乐器,是用一种芦草做成的。形状和竹笛差不多。芦笛是人类最早的吹管乐器,制作比较粗糙、随意。不象竹笛这么精致。现在一般作为孩子们的玩具。的风景名胜桂林芦笛岩就因为那里生长特别适合做芦笛的芦草而得名。好,下面请大家看大屏幕。

(看歌曲的视频。)

2、师:这首歌曲的情绪怎么样?(轻快、活泼)这就是二四拍歌曲的特点,特别适合行进时演唱,所以也叫进行曲。好,下面我们就来学唱歌曲。(出示歌谱《芦笛》。)

(1)听老师按照歌曲的节奏读第一段歌词。(由于歌曲中附点八分音符出现较多,学生读有一定的难度)

(2)学生边划拍边按照歌曲的节奏读第一段歌词。

(3)跟着老师学唱第一段歌词,重点唱准附点八分音符。(可用跟唱法、听唱法)

(4)跟着老师学唱第二段歌词。(方法同上)老师可吹奏歌谱,吸引小朋友的注意力。

(5)把一、二两段歌词连起来有感情地唱,边唱边打出二四拍的强弱规律。

3、师:刚才我们唱这两段歌词时采用的是齐唱的方法,下面我们要增加点难度,用轮唱的方法来唱这首歌。什么叫轮唱呢?(请小朋友们把书翻到19页)同一个曲调,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声部,按规律先后进入的演唱形式。

(1)请一、二两大组先唱一小节,三四两大组后唱一小节。

(2)提问:想一想,怎样才能两个声部一起结束?(学生回答)

老师总结:先唱的声部多唱一小节,就可以和后唱的声部一起结束。

(轮唱练习:可以小组和小组轮唱,男生和女生轮唱)

4、师:刚才小朋友们不管是齐唱还是轮唱,唱得都很认真,但是老师总觉得歌声有点单调,唱这种进行曲风格的歌曲时如果能加点打击乐器,气氛肯定不一样。你们说,对不对?

今天啊,老师就带来了两样乐器:大鼓和小鼓。

请小朋友们把书翻到20页,让我们参考一下大鼓和小鼓的演奏姿势和方法。

5、出示歌曲的伴奏谱。(谱略)

(1)请学生一起分别练习大鼓和小鼓的节奏。

(2)请一、二两大组模仿大鼓的节奏,三、四两组模仿小鼓的节奏。

请一位小朋友上台演奏大鼓,两们小朋友上台演奏小鼓的节奏,其余小朋友齐唱歌曲一、二两段。(分批表演)

6、老师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歌曲《芦笛》,知道了这是进行曲风格的歌曲。还学到了一个音乐知识“轮唱”:就是同一个曲调,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声部,按规律先后进入的演唱形式。我们还认识了打击乐器大鼓和小鼓,并且掌握了它们的基本演奏姿势。我们今天的收获真不小啊!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歌曲的第三段,并且要求背唱这首歌。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音乐课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