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教案板书分享

时间:2025-11-07 02:21:11
七年级语文教案板书分享

七年级语文教案板书分享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七年级语文教案板书分享,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七年级语文教案板书分享1

《盲孩子和他的影子》

教学目标

1、多角度理解文章主题,培养多向思维的习惯。

2、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关心帮助弱者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

1、多角度理解文章主旨。

2、学习欣赏文章美。

一、导入

由高洪波的《我的太阳》小诗导入。

我的太阳

——写给盲童

高洪波

太阳是圆的,就像你手中的皮;太阳是热的,就像冬天的.火炉。

你摸摸玻璃窗,就能摸到太阳;太阳是我的,也是你的,你看不见太阳,却看见了一切。

二、快读感知课文,思考

1、文章的主人公是谁?

2、请为本文加五个小标题。形式如下:____的盲孩子

(寂寞的盲孩子快乐的盲孩子见到了一线光明的盲孩子

在风雨中挣扎并得到了关爱的盲孩子重见光明的盲孩子)

三、研读课文

(一)寂寞的盲孩子

盲孩子的寂寞体现在什么地方?

(二)快乐的盲孩子

分角色朗读:

(1)谁给寂寞的盲孩子带来了快乐?

(2)影子从哪里来?

(3)影子说这话时内心是什么感觉?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

(三)见到了一线光明的盲孩子

(1)是谁给盲孩子带来了复明的希望?

(2)文中叠词运有什么妙处?(飘飘忽忽、幽幽、缓缓、小小)

(3)哪一句是中心句?

(四)在风雨中挣扎并得到了关爱的盲孩子

(1)盲孩子在风雨交加的困境中得到了哪些朋友的帮助?

(2)你觉得这风雨交加的困境是对谁的考验?

(五)重见光明的盲孩子

(1)重见光明的盲孩子看到了周围的哪些景物?

(2)美读

(3)影子最后变成了什么?从中你感悟到了什么?

(4)结尾说:“我们都是光明的孩子。”这句中的“光明”的含义是什么?

四、互助合作,探究课文主题

1、童话中出现了盲孩子、影子及萤火虫这三个主要形象,你最喜欢哪一个?为什么?

2、盲孩子和他的影子为何能成为好朋友?

3、盲孩子获得了光明,影子也变成了一个美丽的孩子,从中你读到了什么?

五、课外拓展,放飞思维

1、你有这种永远不忘的朋友吗?你有磷火一般在别人最黑暗时给他光明的经历吗?请你以“爱”为中心,结合自身生活经历,写篇短文。

2、这是一篇美丽的抒情童话,它有诗情画意般的境界。课后继续研读课文,划出文中你认为写得美的语句,体会一下这些语言有什么好处。

六、教师寄语

做一个有能力获得幸福也让别人获得幸福的人!

七年级语文教案板书分享2

《在沙漠中心》

教学目标:

1、理清课文叙述的顺序,概括课文内容。

2、学习用心理描写塑造人物,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3、在熏陶感染中引导学生体味生命的意义,正确对待挫折和失败。

教学重点:学习用心理描写塑造人物,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教学难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一、导入新课

1、讲述故事《地震中最坚强的人》汶川县的映秀小学的一女生,没了左腿还是爬了出来!——————

2、提问:为什么她能够忍受这么大的痛苦?

3、请学生简单发表自己的见解。

二、阅读与概括

1、快速阅读

要求:默读、注意速度、抓住内容要点(教师巡视,解答学生阅读过程中的问题)

2、概括主要内容

文章写“我”和战友在利比亚的撒哈拉沙漠的一场遇险。

三、细读文本

1、粗读课文后,你觉得“我”被困沙漠中,总的感受是什么?(痛苦)

2、请用“——”划出我遇到的苦。

#因血液缺水而循环不畅,寒气逼人,干渴。#寒风越刮越猛,吹得他团团转。#感到呼吸困难。#找不到任何水,连露水也没有——————

3、对这些痛苦,作者心情如何?请用“————————————”划出表心情的语句。

#寒风就象平原上的骑兵向我直冲过来。——————痛苦#我跑不过了,在也没有力气了。——————绝望#我感到,有一股图象的激流把我带到一个宁静的梦里。——————平静#我没有一点儿遗憾——————我奋斗过—————我们应该继续走下去。——————勇敢乐观

具体分析过程中加强词句的朗读、赏析。

四、质疑探究

结合上下文,品味下列语句的含义。

1、我们期待黎明就像农人期待春天,我们期待中途站就像期待一片福地,我们在群星中寻找自己的真理。

2、我没有一点儿遗憾。我奋斗过,但我失败了。这对从事我们这个行业的人来说也很平常。不过,我总算是呼吸过海风了。(朗读、学生发表见解、教师补充纠正、朗读感受)

五、拓展延伸

1、故事背后的'感悟

《地震中最坚强的人》中的女孩为什么能忍受这么大的痛苦?

那是因为她心中有一种巨大的信念。因为她期盼着自己能够活着……

《在沙漠中心》是以真实的故事为材料的,故事中的“我”是作者以自己为原型的,大家知道他后来究竟怎么样了吗?

2、走进作者

这到底是怎样一个人呢?

1900年生在法国里昂。

1921年在法国空军服役。

1926年开始从事航空事业。

1939年参加抗德战争。

1940年埋头从事文学创作。

1944年执行第十次飞行侦察任务时消失于地中海上空,从此一去不返。

他就是被称为“蓝天白云耕耘者”的法国飞行员作家圣埃克絮佩里。

3、集体朗读文章结尾,感受作者的乐观、坚强。

七年级语文教案板书分享3

《老王》

知识和能力目标

1、了解老王的不幸。

2、把握老王、杨绛及家人的善良。

过程和方法目标: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通过品读法、探究法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提高阅读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体会“我”和老王的善良,领会“我”的平等观念。

2、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学会以善良体察善良、回报善良。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对不幸者的同情、关爱的思想感情,激发爱心。

教学难点:领悟“我”平等观念。

教具准备:多媒体

教学方法:主要采用品读法、合作探究法、谈话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整体感知

1、通过预习,你能从文章哪一句话看出杨绛对老王的感情?

2、文章的最后一句话。

3、文中“幸运的人”指的是谁,“不幸者”指的是谁?

三、合作探究

(一)认识不幸

1、请同学们浏览课文1—4段,完成下列表格,了解老王的不幸。

姓名性别职业

身体状况

家庭情况

居住条件

(二)寻找美德

跳读课文1—16段,分别找出体现老王善良和我及家人善良的事件,用精炼的语言概括出来。

(1)老王的善良

第一件事:送冰(冰大价等,费用减半)

第二件事:送钱先生去医院(不要钱,拿了钱不放心)

第三件事:改装三轮(乘客不会掉落)

第四件事:送鸡蛋、香油(不要钱,送我们)

(2)杨绛及家人的善良

(1)照顾老王的生意,坐他的.车。

(2)送老王大瓶鱼肝油。

(3)老王再客气作者也付给他应得的报酬。

(4)关心老王的生计

(5)老王送来香油鸡蛋,也给了钱。

(6)担心老王摔倒,对没请他坐下喝茶感到抱歉,心里不安。

(三)品味善良。

请同学们速读8—16自然段,思考下列问题并在书上做好批注。

1、老王是在什么样的身体状况下给我送香油和鸡蛋的?

2、老王说了不要钱,为什么又接过了钱?他来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3、面对送香油和鸡蛋的老王,我有哪些反应和感受?

四、感悟情感领会主题

杨绛一家一直关爱老王,帮助老王,可为什么在老王去世几年后,她还觉得愧怍呢?老王究竟最需要什么?

杨绛给予老王的是同情,老王给予杨绛的是感恩。

老王需要的是真诚、平等和尊重!

五、拓展延伸

老王离世已经很多年,可像老王那样的人在我们身边还不少。面对他们,我们该做些什么呢?

1、国家、社会在行动。

2、学校在行动。

3、关注他们,我们当代中学生准备做些什么呢?请拿出纸笔写写。

六、结束语:我们常常无法做伟大的事,但我们可以用伟大的爱去做些小事!)

《七年级语文教案板书分享.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